微信点赞跟微信营销无关,只为运营服务。这简单的功能极大的满足发布者与浏览者的需求,提升用户交互度以增加产品粘性。故去掉问题中营销相关的标签。
点对点聊天或群聊是有特定接收者的信息传递,而朋友圈是无特定接收者的信息分享。这就跟UGC社区一样,如果得不到回应,那么再积极的分享者最终也会停止分享。那这个产品/功能就死了。一个小小的赞就能够满足分享者被关注被认同的心理需要,是对ta付出的认可,也是ta继续分享的动力。
但是浏览者为什么要点赞呢?相比微博,微信的用户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摇炮的另说),俗称熟人。熟人见面得打招呼,熟人说些你不感兴趣的你也得微笑着点头“嗯嗯”应着。虽然并不是线下面对面,熟人也不是专门发给你看,但偶尔你也得刷刷存在感吧。最关键的,熟人给你点了赞你能好意思不找个机会回个赞吗?
据孔乙己说,赞有五种点法:
1. 这条信息/图片不错,感谢分享,又懒得回复或者想不到回复怎么,点个赞(正常模式);
2. 哈哈,你太衰了,赶紧点个赞(损友模式);
3. 朕已阅(狂魔模式);
4. 嗯嗯/呵呵/是吗/有意思(偶尔刷存在感模式);
5. 你是我的男/女神,我一直关注着你(传情模式)。
一个小小的赞既给了发布者动力,又帮浏览者省了或者说干了不少事。熟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熟络了,也更愿意分享了。于是用户活跃度就上去了,要找风投的,数据也好看了;上市的,股价也更高了。产品满足了用户中等层次的需求(沟通分享人际关系),同时用户满足了产品低层次的需求($)。从此产品和用户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