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互联网发展成长的年轻人,热衷于在网络上发表看法,偏爱娱乐化、趣味化的内容,也是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梗”是年轻人的流行符号和沟通神器,它能快速在互联网中掀起浪潮,引发全民参与,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的欢乐氛围中对品牌产生好感。
玩梗逐渐成为备受网友欢迎的品牌营销手段。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2020年最会玩梗营销的品牌,了解“梗”的魔力。
01花式玩梗合辑一、流行梗9月份,“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瞬间火爆全网,刷屏朋友圈,微博话题阅读量24.2亿,100.7万人参与讨论;小红书8万+篇相关笔记,浏览量4407.6万;在抖音,“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播放量甚至高达33.6亿次。
图|微博
各饮品品牌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全民热梗,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纷纷掀起话题相关活动,在全网夺得了不少眼球,其中奈雪的茶单条相关微博转发量就有4.5万、评论2万、点赞量1.1万。美团外卖更是借这个梗展开营销,带动平台奶茶订单量的同时,也让品牌获得用户的好感。
图|微博
“打工人”梗爆火之后,无论是朋友圈、微博还是抖音、小红书,关于打工人、打工魂的话题连绵不断,还有人发表了打工人之歌:“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激起全网热议附和,微博阅读量快速蹿升至5.9亿,讨论次数达31.2万,小红书上搜索“打工人”相关笔记有18万+篇。
图|微博
由此衍生出来的“打工人、干饭人”也是热度不断。美食作为小红书主要版块之一,在小红书数据工具千瓜——热门话题中搜索“打工人”,前五名相关话题都是“打工人美食图鉴”、“打工人在探店”、“打工人的打工餐”这类美食话题,浏览总量过亿,非常适合食品相关品牌的投放。
图|千瓜数据
选择“打工人的打工餐”详情,三篇商业笔记中有两篇是肯德基品牌的投放,另一篇为轻食兽的品牌合作,浏览评论都是比较好的反响,可见投放实现了品牌种草。
图|小红书
二、谐音梗母亲节的时候,知乎和南方黑芝麻糊来了一次跨界联名,主题为“知妈乎”。既包含了“知乎”和“芝麻糊”两个品牌的名字,一个“妈”字又融入了节日基调,传达出对母亲这一群体的关注,展现品牌的同时又彰显了品牌内涵。
图|网络
今年情人节,“七夕青蛙”的梗火了,在微博话题阅读量达6.3亿,17.7万次讨论。“七夕青蛙”的梗背后,是淘宝根据青蛙叫声gugua与“孤寡(孤家寡人)”发音相似,瞄准单身经济玩的一波谐音梗营销,为单身狗量身定制七夕陪聊服务。
这波营销不仅击中了当今时代下单身群体的情感需求,还重新定义了七夕的节日仪式感,让人不禁感叹“真会玩!”
图|网络
一听到谐音梗就头疼的李诞,也无法逃脱真香定律,年初在快手上直播时便推出了“诞愿人长久”的打脸海报。
同样是今年年初,在央视联合淘宝发起为湖北带货的系列直播活动中,朱广权李佳琦组合的“小朱配琦”,传统官媒的严肃形象和泛娱乐直播的混合碰撞,使其广泛圈粉的同时逐步实现了品牌的全新赋能。
02“梗营销”是把双刃剑把握尺度别翻车万事皆有两面性,“梗营销”的魔力不容小觑,它可以让品牌平易近人、快速出圈,也可以让品牌翻车、陷入负面舆论。
10月27日上午,宝马中国发布了一条微博:“我加满油了,你呢?打工人”,这条文案被网友疯狂吐槽,宝马很快做出调整重新编辑文案,将最后三个字“打工人”删去,但依然没有熄灭网友们的怒火,宝马也被推上风口浪尖,最后删除微博。
图|网络
前段时间大润发的女性尺码建议表也引发了众怒,品牌用“烂”、“稀烂”、“稀巴烂”谐音形容尺码偏大的女性,为了吸引眼球拿低趣当个性,宛如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破坏品牌名声。
图|网络
品牌营销切忌低级玩梗,因为它背后反映的是品牌态度,如果让用户产生品牌针对特殊群体的感觉、甚至违背社会道德,就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让品牌玩梗变“玩火”,陷入社会舆论、影响自身形象。
03总结·在年轻化、泛娱乐化的网络营销环境下,玩转梗营销可以很好地让品牌靠拢年轻人,传达亲和力。
·品牌玩梗要注意时效和尺度,需要品牌跳出单一的思维模式,用更有趣、有洞察的创意玩法玩出品牌风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