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时代

腾讯对反腐下狠手!100余人被辞退!

粉时代
说到腐败问题,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某某官员因贪污被抓之类的新闻,这些年屡见不鲜,早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了。不过,如果这事摊到互联网大厂员工身上,特别是国家对互联网企业推行反垄断,而且又恰逢腾讯和抖音因反垄断进行互掐,反腐这事似乎就变得有些“意味深长”了!这几天,7万亿市值的互联网巨头腾讯,对集团内部腐败行为再次下狠手,揭开了2021年互联网反腐的第一幕。通报信息显示,腾讯反舞弊调查部共发现查处违反“腾讯高压线”案件60余起,100余人因违反“腾讯高压线”被劝退,40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37家公司列入永不合作黑名单!如此来看,互联网大厂,年轻人眼中的“金饭碗”,也不是这么好呆的,一小心就进了派出所,成为一生无法抹去的污点!01腾讯掀起反腐大风暴腾讯此次开启的反腐事件,时间节点是从2019年第四季度至今,也就是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查出如此多的腐败案件,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腾讯的反腐,均因员工和其他合作企业违反了高压线。什么是腾讯高压线?就是腾讯价值观不能容忍的行为界限,包括弄虚作假、收受贿赂、泄露机密、不正当商业竞争、利益冲突和违纪等。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本次涉案数量最多的事业群是PCG,也就是平台与事业群,占有比超过60%,其中有26位员工是“为供应商、外部公司和外部人员谋取利益,并收取**”等原因被通报。这个事业群是什么来头?为何成为涉案重地?据了解,该事业群成立于2018年,主要负责互联网平台和内容生态融合发展,也就是整合QQ、QQ空间等社交平台,和应宝、浏览器等流量平台,以及新闻资讯、视频、体育、直播、动漫、影业等内容业务,为更多用户创造海量的优质数字内容体验。除了PCG外,还有IEG、CSIG两个事业部,分别是从事互动娱乐和向产业互联网转型业务。实际上,这并非是腾讯首次进行反腐行动,早在2015年7月就开始了,而且涉及到高管层级,像之前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前腾讯集团副总裁的刘春宁,就因涉及非法受贿,被移送公安局。回到反腐本身,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均掀起了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腐风暴。上至高管,下到员工,轻则劝退,重则送至公安机关。互联网大厂对内部反腐现象,在2020年这一年表现得最为激烈。2020年11月,阿里内网通报了原菜鸟网络副总裁及地网业务负责人史某严重违规的处分公告。2020年4月,百度通报了原百度集团副总裁韦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移磅公安机关依法处理。2020年1月,美团发布2019年年度生态反腐公告,并查处违纪类刑事案件38起,涉案员工20人,合作商员工70人被采取形象拘留。无论是互联网老厂,还是年轻人的小米、美团和滴滴等公司,几乎对内部腐败都是零容忍,这些公司都在内部设立了贪腐审计机制,并授予很高权限。其中,ofo和滴滴均会对内部反腐情况予以定期公布。而且,如何提升反腐,也让各家公司挖空心思,像滴滴采取的是现金奖励机制;美团反腐相对较早,也更为高调,采用CEO队宣誓方式;京东更是有趣,直接带领员工游览看守望所。02大厂们为何下此狠手?这些年,大家也都看到了,就是该上网的,差不多都触网了,互联网流量的增长已经见天花板了。因此,互联网平台靠流量红利获得粗放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在野蛮高速增长时期,制度的完善和优化,显然慢于企业的发展速度,这必须造成企业一些内部制度上的漏洞,以及企业文化价值上的缺失。再者,互联网大厂往往因其垄断地拉,手握稀缺资源。而且越具有垄断地位的互联网公司,越拥有稀缺的资源,越容易产生腐败问题。以腾讯举例,疫情影响下,培育了人们的线上娱乐游戏的习惯,这直接驱动了腾讯游戏营收大增。这意味着腾讯拥有庞大的游戏资源和支配权力,这无疑形成巨大的寻租空间,互联网本身具有开放性和高利润,那么就更容易产生腐败问题,毕竟利益具有很大诱惑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抗住。再以阿里巴巴来讲,电商化趋势下,无论是大商家,还是小个体户,要卖东西,必要逃不开上天猫或淘宝。像国际零售巨头宜家、国际顶奢品牌爱马仕(Hermes),还有一众咖啡茶饮品牌也陆续入驻天猫。那么,卖东西,不是将商品搬上平台就了事,还要获得稀缺的流量,因此线上开店涉及到买流量,买设计等电商渠道铺设成本,这必然给行贿提供滋长的土壤。腐败是企业发展中的一大毒瘤,不仅是经济损失,而且对企业造成非常大的侵蚀和伤害,而且,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互联网公司需要通过修补内部漏洞来防范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公司显然是更需要调整内部结构,对内部腐败员工下狠手,切掉对公司发展带来风险的毒瘤,增强企业内在的张力。此外,由于垄断制造了不公平的商业环境,反垄断愈演愈烈。比如之前美团和饿了么,这几天抖音起诉腾讯垄断上了热搜。抖音称,腾讯通过微信和QQ限制用户分享来自抖音的内容,腾讯则反手控诉抖音不正当竞争——“抖音通过各种不正当竞争方式违规获取微信用户个人信息,破坏平台规则。”

到底谁是谁非,很难扯清,不过这些互联网巨头之间的互掐,其核心关键点,就是关于存量流量的争抢,以维护自身平台生态和用户权益,这在当下流量红利尽失的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