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防晒赛道,目前以进口品牌为主。
薇诺娜、高姿等品牌在防晒赛道正在突出重围。
防晒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目前还没有出现头部玩家,下一个超级防晒品牌会是谁?
夏天到了,防晒霜囤货了吗?
“快快快,李佳琦直播间有安耐晒,买它!”
最近经常听到618电商节囤防晒霜的声音。
炎夏将至,防晒成为所有女生的心头大事。
“一白遮百丑,一黑毁所有”,对于天生皮肤黄的亚洲人来说,肤白绝对是秘密武器,做好防晒是护肤第一步。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防晒市场那点事儿。
防晒,从“可选”到“刚需”“我每天出门就算不化妆,防晒霜肯定要涂。夏天紫外线更强烈,基本上每两个小时就要涂一次。”一位95后和我们说道。
防晒,在新消费女性群体中从以往的“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
防晒,已成为一种刚需。
1、防晒化妆品仍处于发展早期防晒霜等产品,是指添加了能阻隔或吸收紫外线的防晒剂来达到防止肌肤被晒黑、晒伤的化妆品。
从全球视角,我国防晒产品仍处于发展初期,增长空间巨大。
2018年我国防晒产品市场规模为67亿元,2019年中国防晒市场规模达到123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200亿元。
从美妆护肤整个行业的角度看,防晒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美妆护肤是新品牌诞生的洼地,也是资本最看好的赛道之一。
数据统计,2020年整个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高达3076亿元,还在保持双位增速增长。
而防晒作为美妆护肤中的重要一环,也会随着美妆护肤市场的不断壮大而发展。
▲防晒市场规模
2、单一场景到全场景进化从这届年轻人的护肤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人知道防晒的重要性。
新消费者不断涌入、客单价提高是防晒市场持续发展的两大动力因素。
数据显示,2019年防晒市场购买人数增加51%,客单价提高29%。
在消费场景上,从单一的户外场景到全场景进化。
怎么理解呢?
在传统观念中,涂防晒产品基本上是针对夏季强光日照,防止紫外线照射。
如今,这个观念已发生改变,消费者更愿意日常全天候全场景防护。
全场景可分为户内防晒和户外防晒。
在户内最大的敌人是“蓝光”,由于在室内人们无时无刻都在同电子产品打交道,蓝光会引起皮肤屏障受损、皮肤衰老、色斑沉着等问题。
我们皮肤从外到里可分为:皮肤表面、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紫外线(UVB)可深入到表皮;长波紫外线(UVA)可深入到真皮层;蓝光可深入皮下组织。
相比之下,蓝光对皮肤的损坏更大。
抗蓝光防晒需求正在激增,根据CBNData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0年,抗蓝光防晒增长了14倍。
越来越多品牌生产出防蓝光防晒产品,比如说露得清、怡思丁等。
在户外场景,包括运动、旅游、通勤等,消费者需要高倍耐晒、防水防汗、便于携带的防晒产品。
这对产品研发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比如说专业应对阳光、沙滩、高温、大风等场景,主打持久、高倍、清爽。
疫情期间,由于用户戴着口罩,便衍生了新的需求--防摩擦。
品类多元化两三个月前,央视财经曾报道,韩国防晒产品因虚假标注SPF值,被韩国近三百名消费者举报。
很快,此事就上了微博热搜,相关话题阅读量达1.6亿,使得支持国货防晒的热情高涨。
1、SPF指数是什么?来自纽约大学兰根健康分校的皮肤科医生John Zampella表示,“防晒系数(SPF)是防晒霜两个小时内的防晒保护能力。”
它是防晒化妆品保护皮肤、避免日晒红斑的一种性能指标。
几乎所有的防晒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SPF值,以便用户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
根据SPF划分,有SPF15、SPF25、SPF30、SPF35、SPF40、SPF45、SPF50+等,其中以SPF30、SPF50、SPF50+最常见。
人们常常有个误区,认为SPF值越大防晒效果越好,事实上要因人而异。
耶鲁医学院皮肤科外科主任、皮肤专家大卫·莱费尔在《全皮肤:全皮肤护理的终极指南》一书中建议:
首先,SPF30对多数人是最适宜的。
其次,在户外场景下,对大多数人来说,SPF30防护足以抵挡96%的具有破坏性、灼伤性的UVB室外太阳射线。
最后,若是敏感的皮肤则应选择SPF 50的防晒霜以获得更好的保护,而SPF指数高于50的防晒霜是没有必要的。
此外,莱费尔还认为,大家应该把每天涂防晒霜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刷牙一样。
对皮肤的防晒护理会提供皮肤癌预防和抗衰老保护的长期最佳效果。
此外,PA是消费者购买防晒产品另一重要指标,PA即Protection of UVA-1,它的程度是以+,++,+++三种强度来标示,“+”字越多,防止UVA-1的效果就越好。
2、质地多样消费者除了可以根据SPF指标选择防晒产品,还可以通过不同产品形态进行选择。
市场上防晒产品剂型呈现多样化,其中包括膏霜、乳液、棒状、啫喱、摩丝、气雾喷剂等。
其中,防晒霜和防晒液最为常见,近几年也防晒刷、防晒慕斯等新形态。
防晒霜让妆后补防晒更便捷,同时其粉状质地具有定妆控油的效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防晒慕斯具有层膜渗透快、延展度高、快速吸收等特点,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的需求。
3、人群拓展女性消费者是防晒市场绝对的主力军,占比9成以上。
但随着护肤意识的增强,一些男性也开始防晒,像妮维雅等品牌也相应推出男士防晒产品。
此外,更多防晒产品深耕细分领域,率先布局孕妇及婴幼儿人群。
孕妇及婴幼儿人群是当代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2019年孕妇护肤品全渠道金额增速是女性护肤整体的4倍。
市场top20防晒品牌中,45%的品牌拥有婴幼儿专属防晒产品,可见防晒市场对婴幼儿人群的重视。
国内外防晒市场情况随着防晒产品的场景越来越多元,需求不断升级,国内外品牌竞争也异常激烈。
1、以进口防晒产品为主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广的还是进口防晒产品,根据CBNData数据显示,2020线上防晒产品进口品牌消费规模占比超8成.
所有进口品牌中,以日系、韩系最受中国消费者青睐,主要原因在于同属亚洲地区,肤质具有相似性。
不得不说日系王牌产品--安热沙(ANESSA),近两年连续线上防晒品牌蝉联第一,当之无愧的“小金瓶”。它以超高的性价比,细腻且不油腻的延展性,还具备强大的防水功能深受消费者热捧。
增速较快的较快防晒包括碧柔、AHC、资生堂等。
▲不同产地防晒市场规模
2、国产品牌正在突出重围在国内防晒市场被进口品牌充斥的背景下,部分国产品牌正在突出重围。
薇诺娜就是其中之一。
薇诺娜专注于敏感肌肤产品研发,推出针对敏感肌专属防晒产品,深受年轻消费者欢迎,今年3月防晒销售额1.18亿,同比增长225.07%。
在营销打法上,一方面薇诺娜官宣罗云熙为防晒系列全新代言人,吸引众多年轻化客群,为清透防晒乳带来巨大声量。
根据微博话题指数,截止2020年,微博话题“罗云熙的防晒秘密”浏览量达3.1亿,讨论量66.7万。
品牌与年轻人喜爱的流量明星合作,有助于精准触达粉丝,以圈层作为立足点积极向外延伸和发展,借助粉丝效应,将品牌带入大众视野。
另一方面,薇诺娜借助微博、小红书、直播等社交媒体进行种草传播。
薇诺娜特点在于:自2017年起在官方微博上,定期联合皮肤科医生进行互动直播,帮助目标消费者解决肌肤问题,有助于树立品牌专业形象。
除了薇诺娜,高姿、珀莱雅等品牌在防晒产品上增长也相当可观。
高姿借助社媒营销,其防晒知名度领跑国产品牌。
2021年3月,高姿(COGI)3月淘宝防晒品类销售榜排名第七,销售额同比增长280.70%;珀莱雅排名第13、同比增长219.52%。
总体来说,国产品牌正在崛起,目前体量还相当较小,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小而美赛道如何抢占心智?防晒百亿赛道,属于小而美的赛道,目前还未出现国产头部玩家,可以说是一块待开垦的荒地。
随着防晒意识的不断增强,需求将会被释放,蕴藏着许多机会,是防晒品牌建立差异化定位、抢占消费者心智的好时机。
江南春在《抢占心智》一书中总结了抢占消费者心智的4种打法,分别是:封杀品类、占据特性、聚集业务和开创新品类。
1、封杀品类:在时机窗口内进行饱和攻击人的心智是懒的,容易先入为主。
当行业中没有领导品牌时,封杀同类是一家企业最正确、收益最高的战略思路。
就如本文提到的防晒品类,目前国产品牌尚未出现领导品牌,此赛道的企业就可以用此策略,做第一个打入消费者心智的品牌。
就如烤鸭中的全聚德、气泡水中的元气森林、果冻中的喜之郎等。
这里说的领导品牌主要以两个指标来衡量:市场份额和心智份额(无暗示第一提及率)。
企业可以利用技术领先、商业模式创新、规模优势等争取消费者心智的时间窗口,可以是3个月、6个月,但不会超过一年。
当拥有时间窗口后,要进行饱和攻击,否则会把机会拱手让人。(饱和攻击可参考之前文章“纯干货丨如何利用新消费的“新”做好新品牌广告?”)
2、占据特性:将自身优势无限放大当行业中领导品牌已经出现,这时候你就需要找到一个特性牢牢占据它,这种方法适合创新性公司。
当娃哈哈和康师傅已经占据饮料市场的领导地位时,王老吉对自己进行的全新的定义--怕上火喝王老吉。
王老吉的特性从单纯的解渴变成了降火,开创了全新特性的同时,也引爆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空间。
如何才能精准找到品牌的特性呢?
借力打力,学会从行业领头羊最薄弱的地方下手。
就如可口可乐的优势是正宗,百事可乐就以年轻人最喜欢的可乐入手,借力打力,成为可乐市场第二品牌。
3、聚集业务:让自己更专业、专注定位理论中有一句话:“品牌应保持较为狭窄的聚集”,顾名思义就是在某个领域长时间深耕,也可理解为“工匠精神”。
互联网时代,市场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避开巨头,从垂直细分领域入手,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将有限资源聚焦在擅长的核心渠道上,依靠自身优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典型例子包括:脉脉,专注于工作的社交APP;上班看今日头条,加班看今日头条等。
聚焦业务需要提醒几点:
第一,市场空间够大,天花板够高;
第二,别选择太热的风口;
第三,不要尝试进入管制太强的行业。
4、开创新品类:抢占市场制高点企业在开创新品类时,需要注意四点:
第一,恰当的品类名,要调动用户的关联认知,主打与老品牌关联。
第二,新品类要找新渠道,新渠道对产品是饥渴的,而成熟品牌对新渠道较为漠视。
第三,带信任状出场,比如一个有名创业者就自动光环,较容易获得渠道、消费者、资本等青睐。
第四,适度高价,对于新品类来说,用户还没有建立基本认知,对于价格不是很敏感,高价保证公司发展。
中国所有的优秀企业都有一些共同点,做着同样的事:找到差异化定位,抓住时间窗口,采取饱和攻击,从而占据消费者心智,引爆主流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