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时代

ofo悄悄自动扣费,产品续费哪家套路深?

粉时代

你用过各大互联网产品的自动续费功能吗?

ofo小黄车在街头早已不见踪影,排队等待小黄车退款的人次都达到了一千多万,可以说退款等于遥遥无期。

然而,ofo原用户周女士发现,虽然她已经不用ofo了,但账户依然在自动向ofo续缴“季卡”费用。

据其称,一是忘记了关闭自动续费,二是找不到关闭按钮,三是找客服解决不了。

话说ofo现在为了挣钱,真是拼尽全力了。

ofo官方公众号几乎每篇文章都是广告,每月都会发布近20条广告,每月广告费预估在20万元左右,每年挣240万元广告费。

按照现在ofo的债务计算,公众号要发布666年,才能把欠下的钱还清......

其实这种自动扣费的骚操作不只是出现在ofo小黄车上,主流的互联网产品都心照不宣的采用了自动续费策略。例如爱奇艺、网易云音乐、淘宝、腾讯视频、优酷等。

它们最基本的套路是自动续费价格优先显示最前面。比如连续连续包月、连续包季以及连续包年。按次付费的反而显示在最后面。

爱奇艺开通会员

淘宝开通会员

例如爱奇艺首先推荐的是自动续费年度会员,把开通年度会员隐藏到下一页。

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只能开通自动续费,没有按次付费的选项。

目前一线互联网产品,连续包月、连续包季、连续包年的价格通常都低于单独购买月/季/年的价格,优先级显示。

从自动续费服务声明中可以发现,如果取消续费,需要在你付款周期的前24小时取消,不然就会自动续费。

自动续费就是在原价基础上打了个折扣,通常打个8折,每年优惠20元。原价相当于划线价,自动续费价相当于现价。

一旦开通了自动续费,看起来像是每年能省20元,其实每年都得上缴几百元给平台。

平台是不会干亏本买卖的。

虽然,平台宣称可以随时取消自动续费。

但对平台来说,总会有“漏网之鱼”忘记自动续费这一茬,或者因为关闭操作复杂,嫌麻烦暂时放弃关闭,平台就挣了一波正儿八经的“智商税”。

在众多一线互联网产品里,我发现京东是真良心。在网页端开通会员,只能选择按年付费,你想自动续费都不行。

其实有选择性的续费只能说是个套路而已。如果细心一点就知道,可以由自己选择是续费还是不续费。

最坑爹的是那种不给你选择,强制你只能选择自动续费的,比如「优酷视频」。

优酷开通会员

优酷视频APP(iOS)只有两个选择:连续包月VIP和半年VIP可选

也就是要么你选连续包月,要么就是直接半年,这不就是在绑架用户吗?正常人都知道,买半年的性价比低。

从下面的小字可以看出来,连续包月并不一直是10元每个月,只有前3个月是10元,自第4个月起就变成了19元/月。

如果不注意看下面小字,而只看见那个硕大的10元,那么选择连续包月的人可能一直认为自己是选择了10元包月。

真是满满的骚操作。

为了让大家自动续费,各大互联网产品算是绞尽脑汁。

腾讯视频续费年会员,赠送喜马拉雅年会员。

爱奇艺续费年度会员,赠送WPS超级会员/赠送喜马拉雅年会员/苏宁易购年会员。

在送会员方面,优酷视频是最狠的。续费优酷视频年会员,可以在足足18种产品会员里面任选一种。果然,马粑粑就是财大气粗。

由于现在一线的娱乐类产品,会员增值服务发展乏力。所以搞起来联名会员,已经成了主流盈利方式。

这种套路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充180元会员,赠送180元会员,岂不是白嫖了“180元”?

如果两种产品原本都打算开通会员,就会产生这种想法。

但该给的钱还是那么多。

而且自动续费联名会员,分别给了两家平台钱,成为了两家平台的深度用户,接下来很长的时间都被牢牢地绑定住。

自动续费,是为了一劳永逸地长期挣用户的钱。

但又不仅限于此。

用户的每一次付费,都会有各种因素参与到决策中。每次付费,都有一定程度的决策成本和心理波动,自动续费悄悄的抹除了这种决策成本和心理状态。

现在的产品竞争非常激烈,例如我习惯使用了京东,就很少会去用淘宝。所以如果使用某个产品体验度很好,就会依赖它。

自动续费相当于避开了这种激烈的竞争关系,自动续费年会员,相当于提高了少则一年,多则两年以上的用户留存。

最后说说怎么取消自动续费功能。

微信:我-支付-右上角···-扣费服务

支付宝:我-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如果iOS用户,取消自动续费这个功能时会非常麻烦。

首先,需要在「设置」中找到自己的「用户ID」,然后找到「媒体与购买项目」,接着找到「下载和购买项目」,才能在找到不想续订的软件。

整个过程非常复杂且漫长,如果是第一次需要取消续订的人,都不一定能找到在哪里。

自动续费会员背后反映的现象是捆绑营销,绑架用户,一不小心就中了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