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发了一篇文章,《笑果文化,池子,中信银行,到底谁错了?》,留言区很多都围绕中信银行员工侵犯池子隐私权展开了讨论。
还有读者留言说,丢了大客户,会被开除吗?
这反应的是面对业绩压力时,是否应该事事顺着大客户。
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下“隐私权”、“为了业绩,是否要事事顺着大客户”这两个话题。
讨论之前,可能有的读者还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容我简要赘述一下。
5月6日,池子发布了一个微博,在介绍和笑果文化的纠纷中提到,中信银行未经他允许,调取了他的个人交易记录,侵犯了他的隐私。
5月7日00:56,中信银行官微向池子发布了致歉信,见下图。
大概意思是说,中信银行承认了员工未按规定办理,向池子郑重道歉,并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以及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
好了,介绍完大概背景,我们开始聊聊通过这件事延伸出来的隐私权,以及追求业绩的话题。
1.先说隐私权。
我们很多人其实对隐私权重视不够。
举个我朋友的亲身经历。
我这位朋友在某家民营银行刚上市的那段时间,账户里突然收到了一大笔钱。
用我朋友的话说就是,很长一串数字,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数。
我朋友很开心。毕竟自己银行卡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钱。
可是,他还没高兴多久 ,突然之间,这笔钱又转走了。
这时,可能有人会说,那一大笔钱他也不能花,法律上这可能属于不当得利。
但是,我的这个朋友还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对他来说,莫名其妙的突然多了一大笔钱,又莫名其妙的失去了。
他觉得银行没有权利这么做,他要讨个说法。
于是,他找到他开户行所在营业部的经理,说,
你往我这张银行卡里打钱这个事,我不管,你随便,愿意打就打;
但是,你把钱从我的卡里转走这件事,我得管。
为什么?凭什么?
他继续说,
我的银行卡,就是我的一个账户,任何人都有权利通过卡号给我打钱。
但是,从我的卡里把钱转出去,只有我有权利。
可这次,我卡里的钱竟然在没有经过我同意的前提下,你们就可以转走,这让我很害怕。
你看,我们一般人遇到这样的事,觉得既然是银行误操作,可能就不当回事了。
反正也不是自己的钱,就当是银行跟自己开的一个小玩笑吧。
但我朋友觉得侵犯隐私权不行,他一定要个说法。
于是,我这个朋友就坚持要银行给个说法,给个解释,为什么不经过他同意,就把他卡里的钱转走。
最终,在我朋友的一再坚持下,银行赔了我朋友一笔钱,和解了,但他肯定不是为钱争这个事。
当然,这件事最终银行同意和解,可能跟刚上市,担心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影响股价也有关系。
我听到这个事的时候,非常震惊。
震惊于他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不怕麻烦、不畏艰难的争取。
因为,对隐私权的保护,我们很多人其实没有这个意识。
别说我们普通人,就是银行里的具体负责业务的操作人员,他的心中可能都没有这个意识。
他不小心误操作转错账户了,然后想也不想,就又操作,给转回来了。
大客户想看员工的转款记录,他就真的给调出来了。
他的心中,可能就真的没有这样的意识。
这就是我想和你探讨的第一件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我那位朋友一样,注重自己的隐私权,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2.再说业绩。
说完隐私权,我们再说“为了业绩,是否要事事顺着大客户要求”这个话题。
前面说到,有可能底层的银行操作员工是真的没意识到侵犯了隐私权。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知道这样做是不合规的,但是他还是做了。
为什么?
因为他背着业绩的压力,他需要揽储(吸收存款),他不想得罪这个大客户。
当然,无论他是否意识到,原因是什么,侵犯了用户隐私权,就是不对的。
中信银行已经道歉,并撤职了支行行长。
这是必须的,否则谁还敢在中信银行存钱。
可现实中,为了业绩、为了保住大客户,你可能要做不违法,但是违背企业价值观、梦想的事,你会怎么选择呢?
纠结。
确实,大多数人遇到这事都会非常纠结。
一边是业绩、一边是梦想。你到底怎么选?
不但是你纠结,其实很多公司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我把这个病因归结为“双螺旋扭曲力场”。
什么叫“双螺旋扭曲力场”?
创始人是心怀梦想的企业家,他们有野心,他们创业不为赚钱,他们心中有更大的宇宙。
这股力量,牵引着这家公司以用户为中心,不停创新、走向伟大。
但是这家公司还有一股力量,来自股市,来自董事会,来自CFO。
今年业绩怎样?这个季度怎样?这个月怎样?什么,做不到?
别和我谈梦想,我不管你是不是不择手段,必须做到。
做不到?那就干掉呗!
上层也有业绩的需要,但是会更讲梦想,他们会把业绩层层压给底层。
而底层,他们理解高层的梦想,甚至可能有和高层一样的梦想。
但是梦想不能当饭吃,他们每天都要完成KPI考核的指标,他们看重的,是业绩。
梦想向上,业绩向下。这就是双螺旋扭曲力场。
3.如何摆脱双螺旋扭曲力场?
这种力场,必须要有一方战胜另一方,否则整个公司就会很扭捏。
当业绩战胜了梦想。
这家公司很可能就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市侩公司,简单而直接,不纠结:赚钱,赚钱,赚钱。
直到有一天赚不到为止。
当梦想战胜了业绩,全公司就会以梦想、企业价值观为准绳,赚只属于自己的钱。
举个例子,阿里是一家非常重视价值观统一的公司,有一次我和卫哲对话,他跟我讲的关于阿里维护价值观的事。
我听完,当时一震。
他说,他当阿里巴巴总裁的时候,有一位“中供铁军”的同事,竟然卖了一份20万的B2B国际电商服务给一家房地产公司。
房地产公司买B2B国际电商服务干嘛?
一看就知道,这个销售一定是用了所谓“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技巧,卖给了客户一个根本就不需要的服务,从而完成自己的业绩。
这时候怎么办?把销售骂一顿,然后说下不为例?
很多人估计都会这么做。
这么做,就不是阿里了。
阿里怎么做?
阿里把这名销售开除了。然后把20万,退给了客户。
去年,阿里公布新的价值观,但是第一条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关于这第一条价值观,卫哲说过一段话,
你们都说客户至上,但是你们开会讨论什么问题?看什么报表?
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这三张表代表谁的利益?都只代表股东的利益。
你们开会只讨论股东的利益,凭什么说客户至上?
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阿里就是这样维护价值观、维护他们的梦想的。
你的企业是梦想第一?业绩第一?还是高层谈梦想、底层谈业绩呢?
如果也是梦想向上,业绩向下。那么你的公司就会陷入,越高层,越谈梦想,越谈初心;越底层,业绩压力越重,越举步维艰。
底层的不择手段,养活了高层的远大梦想。
那怎么办?
必须让一方战胜另一方,要么梦想战胜业绩,要么业绩战胜梦想。
但是,在这里,我斗胆建议你的企业,让梦想战胜业绩,以用户为中心,不停创新、走向伟大。
最后的话
最后,回到我们每个要完成业绩的个人。
完成公司的指标,业绩,有很多种方法,在不违背梦想的情况下,完成业绩的方法肯定比事事满足、迁就大客户麻烦的多,困难得多。
但即使不谈梦想,我也建议你选择困难的事。
因为,简单的事比后期,困难的事比早期。
为什么?
简单的事,上手容易,你的竞争就会多,你做得越久,面临的竞争就越多,你的压力就越大。
困难的事,上手也困难,很多人一看这么难,就不做了,你面临的竞争也就相对较少,你就会越做越轻松。
在我做商业咨询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人因为一开始选择了简单的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遭遇高强度竞争,难免不知所措。
而另外一些人来找我咨询时,只要稍微点拨一下,企业就可以突飞猛进了。
因为他已经做了很长时间困难的事情,终于有一天把它攻克了。
所以,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做困难的事情。
所有难的事情都会越来越简单,而简单的事情都会越来越难。
难走的路,从不拥挤。
我真心建议你选择难走的路,选择让梦想战胜业绩,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不停创新,走向伟大。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