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群有志青年走上了创业之路。
创始团队也曾经相亲相爱一家人,但是随着公司壮大,核心团队中的大姐大和小李感情破裂。
小李乱来,被大姐赶出公司。
怀恨在心的小李,又趁着大姐大外出,杀回了公司,企图抢夺公司权力的象征——掌门扳指。
没错,你猜对了,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逍遥派。
这两位闹别扭的创始人分别是童姥和李秋水。
01 企业的站队文化在《天龙八部》的宇宙里,站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灵鹫宫上的宫女们宁可战死也不投降,逍遥派子公司星宿派的弟子们会随时随地研究吹捧丁春秋的话术。
屁股坐在丐帮了,你再没机会选少林寺,只能死撑到底。
在如今的部分互联网公司也有如此。
某大佬入职了某公司,随即不可避免的,部门的大换血开始了。
新老板担心老人们不会力挺自己,带着自己的嫡系浩浩荡荡杀来;元老们一看不好,一方面各种非暴力不合作,另一方面找下家跑路。
所以你时不时能看到这样的奇观:
换一位总监,等于换掉部门半数经理,甚至半数基层员工。
不仅如此,在部分公司,不同部门和派别的员工们都会在会议上互相掐,我最开始并不太理解——派系斗争都是上层的玩法——底层员工掺和收益小,风险大,何必呢?
但后来有HR同仁给我科普:如今有些领导希望看到下属为自己掐架,来确认下属的忠诚度。所以站队、和其他团队互掐,是一种向领导表达忠心的方式。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得快。
平胸而论,当一个新领导空降的时候,他需要老员工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踩上那些已经踩过的坑;老员工换新领导也不是坏事,博彩不同领导的办事风格,能让员工迅速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在我看来,绝大部分公司又不是BAT规模的公司,一年几个亿甚至几千万的营业额,搞内讧和站队,收益极低,真不见得多几千奖金,而且耽误了自我成长的时机,学不到任何东西。
对于职场新人和基层员工来说,学习可迁移的技能、参与有价值的项目,远比站队撕逼来得有意义。
所以,专注于撕逼和宫斗的企业,真的适合我们加入吗?
02 如何夹缝中求生存
今年的当当算是让我开了眼界。
李国庆「杯攻驱媳」的神操作,也给职场人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我在之前一场直播时,就被问到如果领导们掐架,自己身处其中,如何应对。
我有三个建议:
1不站队,不追求利益最大化公司出现了变化,甚至混乱,对于野心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小指头那句「混乱是阶梯」的名言,不仅仅适合政界,也适合职场。
其对于野心家来说,如果能在那一刻做出精准的判断:「李国庆这次一定能翻身拿回控制权。」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邀宠机会。
但说白了,大部分职场人不可能靠站队来实现职业发展的跃迁。
因为1)你站不准
首先,绝大部分人没有办法在李国庆走来的几十秒内,开天眼瞬间判断出公司的股权架构,不同股东所占股份,小股东支持李还是俞?
你我不可能掌握那么多信息。
没有信息,就站不准,咱又不是富豪人家,赌输了无所谓。我们的职业发展路上,赌输一次,起码荒废2年,尤其是在如今的大环境下。
也因为2)你提供的资源很有限,赢家看不上。
为什么世家大族会在政治斗争中站队?因为人有资源,以我们熟知的三国为例,颍川荀氏,弘农杨氏有钱有人,甚至自带队伍,人之所以可以参与分红,是因为人带着资源来入股的。
你听说过贫农站队吗?
一个平平无奇的职场新人,正好手里负责着公章、财务章或者人力资源章使用的管理,你能提供的资源就只有一次献出公章。
然后呢?没有了。
你手里最大的牌都送出去了,凭什么要阶梯往上爬呢?
03 坚持原则,就事论事
最好的应对方式,在我看来是坚持原则。
举个例子,你如果是一个人事专员,国庆总带着几个大汉,拿着所谓的董事会决议,找你要人力资源章,你可以怎么办呢?
翻翻你的工作制度,需要从公司借走人力资源章,需要什么流程?
如果是需要盖公章的公文,就这么答复:
「对不起,李总,拿走人力资源章,需要盖公章的公文,您的公文呢?」
李国庆怎么可能有这种公文?
「李总,要不这样?我给您一个公文模板,但公章必须盖的,您有公章吗?」
如果国庆总已经攻破总经办,拿到公章了;那么咱也不挣扎了,人走了正规的流程,该给就给,毕竟俞渝也不是你亲姐姐。
如果拿不到,那就对不住了:
「抱歉老板,我一个新人,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我得丢工作的;要不这样,CFO/财务总监一会儿进办公室,您和他说说?」
这叫「合理甩锅」:事情已经脱离了你的掌控,那就不要去试图掌控,交给领导抉择,他们挣更多钱,理应承受更大压力。
除此以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就事论事」。
老总拿着「董事会决议书」来找你,你不要去质疑决议书的真假,你也无法判断真假,这不是你的强项。
质疑可能演变成人身攻击:李总别闹了,这不是你第一次犯浑了,我不相信。
就说这件事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别自己扩展话题。
既不要批评国庆总出轨往事,也不要批评俞大姐新冠谬论。一旦脱离了就事论事,你就很容易成为别人的靶子。
在职场上,有一个靠谱的能扛事且不给下属添乱的老板,是职场人的福气。
如果真的老板们掐起来了,员工如何夹缝求生,也是个技术活。
无论如何,在艰难的夹缝中,做好三件事:「不站队」、「坚持原则」、「就事论事」,对普通职场人来说,可能是最优解。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李国庆老师来索要公章,你不讲原则直接就交出去,就算李国庆老师夺权成功,你觉得他还敢把公章交到你手里保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