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时代

08篇 | 产品细节剖析,让你看看大厂是如何做设计的!

粉时代

在UI/UE设计中,我们如何将至关重要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用户,这是设计本身的职责。但是绝大多数信息的呈现,我们可以在细节的处理方面带给用户惊喜,让用户喜欢并完成最终的转化,通过设计的手段提升产品的可读性以及可访问性。初级与高阶设计师的区别,并不是在整体大的布局上有什么差别,通常都体现在产品的细节上,好的产品可以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细节的处理让之焕然一新。

01.「有道云笔记」新拟态风格-你还记得吗?

产品体验:

在新拟态风格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之时,有道云笔记却在延用,部分页面及按钮使用了「凸起效果」和「凹陷效果」的样式,为熟悉的界面带来了新的感觉。

设计思考:

从2000年开始,扁平化设计一直都存在很多的争议,以至于不被用户所接受,到2010年才逐渐被接纳,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Windows Phone7的移动界面设计,以至于在2013年iOS7的发布,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并形成友好的用户界面基础。新拟态最初从飞机稿的发源地“dribbble”站传播开来,尤其是在2020年被炒的很是火热,但真实落地的却微乎其微,到现在逐渐冷下去了。

有道云笔记APP重新拾起了新拟态风格,部分页面的版块及图标使用了较为明显你的凸起和凹陷效果,虽说新拟态风格针对所有页面的入侵程度都还不到40%,时有时无,不伦不类的感觉,但抛开页面的视觉效果,站在设计的角度去思考,每一种设计风格的出现,我们可以不去学精,但一定要了解、能做出来,且知道背后的原理以及优势/劣势。时代的巨轮推动着科技变化,但不一定会把曾经不起眼的事务落下,没准某一天会以另一个身份卷土重来,扁平化曾经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崛起,新拟态就一定会销声匿迹么?

(PS:新拟态风格并非想象的那么无用,需要用对产品,比如小游戏、工具之类的应用就值得一试)

02.「知乎」屏蔽/折叠低质量答案-提升精度

产品体验:

在知乎搜索问题查看答案时,PC端将对用户几乎没有帮助的答案自动折叠隐藏,APP更是直接屏蔽了无用答案。

设计思考:

有问题上百度,这句话看似没错,针对大众化的问题,答案相同程度较高且较为普及的问题,百度完全可以满足,但对于问题答案要求较高且需专业时,百度这个“浑水潭”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于是就去了知乎。

知乎为了更精准、高效的满足用户需求,则对问题的答案作了部分控制处理。PC端自动折叠无用的回答,APP移动端更是直接屏蔽“口水”答案,此处理方式能避免答非所问和违反规范的内容直接出现,减少用户“无效率”的浏览时间,降低被错误答案误导的几率,同时提升平台内容的质量,提高用户的认可程度以增加对平台的忠诚度。

03.「支付宝」搜索“在吗”被刷屏背后的隐情

产品体验:

打开支付宝搜索框,搜索“在吗”,会跳转到一个较为温馨的画面,匹配一首与恋爱或失恋相关的歌曲自动播放,并以对话的方式陆续出现对应的文案,还能将歌曲分享给他人。

设计思考:

支付宝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支付方式,还包括衣食住行等,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支付和理财了。其实还有很多功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比如蚂蚁森林/庄园以游戏的形式促进公益发展并带给自自己的荣耀心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用户不知道的彩蛋,就如前段时间被莫名刷屏的“在吗”到底是个什么梗?

情人节前夕,支付宝联合口袋铃声上线新玩法,通过搜索“在吗”,即可跳转至口袋铃声推送的情歌页面,且不同用户、不同时间搜出来的歌曲也不不同,还可生成成浪漫信件分享给心中的那个TA,通过情感化的方式听完或分享一首情歌来温暖自己的心。或许:有时候想跟人说说话,却不知道说些什么,用歌声代表你的心,也许就是最好的回答。此外,支付宝用这种情感互动的交流方式,也不排除是为之前一直不是很成功的社交领域埋下种子。

04.「淘宝」搜索-任何关键词都有你想要的结果

产品体验:

在淘宝搜索输入的关键词不清晰或有误时,系统会自动纠正匹配较为接近的关键词供用户选择性搜索,并将相似的商品呈现给用户。

设计思考:

搜索对电商平台来说,算是一个超级流量入口了,首先不管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或行为是对还是错,都需要预判用户搜索意图,做出灵活的变动。如果仅因为描述不清就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话,无疑是很令人沮丧的。

使用淘宝搜索商品时,当关键词模糊不清或有错别字且系统无法辨识并匹配对应的商品时,会推送跟关键词较为接近的商品,还根据词义进行修改并提供多组关键词以供用户再次搜索,避免因无法匹配对应的搜索结果,造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而导致用户流失的情况发生。用户的需求、行为通常是善变的,所提供的相似商品很可能让用户感兴趣,从而产生新的需求并带来新的转化。

05.「真快乐」回到顶部触手可及-老少皆宜

产品体验:

进入真快乐(原国美)首页,当页面上滑至1.5屏时,右下角会出现回到顶部的操作入口,点击直接回到顶部。

设计思考:

回到顶部这种操作,就算你没听过但一定用过,当页面上滑超过一屏时,不管距离多远,对着屏幕手指猛地往下一拉,页面犹如“过山车”般的回到了顶部。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各种应用相继提供了隐藏的回到顶部交互入口,但各自形形**,操作方式并不统一,于是乎增加了发现这一入口的难度,比如有单击底部tab栏图标的、双击的,iOS更是直接在将回到顶部操作入口放到了系统的状态栏,不管何种交互方式,其都是针对经常使用移动应用的人(专业级用户)准备的。

进入真快乐APP,页面上滑至1.5屏后,会在页面右下角提供回到顶部入口,触手可及,虽说常规隐藏的交互入口就可以解决部分用户的需求,而且右下角新增的入口还可能会造成用户视觉干扰的弊端,但是,考虑到所面对的是全体老、少、新用户的使用体验,一定是利大于弊,这种小的瑕疵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且在用户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尤其是为老、少用户提供了明确的视觉引导,对移动产品使用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提供了便捷的操作。

06.「微信」公众号取消关注-潜在的门槛

产品体验:

微信公众号的取消关注在改版后更换了样式,由之前非常明显的按钮弱化为小头像图标,并置于右上角。

设计思考:

我们经常穿行于各大微信公众号之间,其目的主要在于阅览各种软文,一方面增加我们对自身、周边事物的了解,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的眼界。基于公众号数量的庞大,其内容、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总会挑选一些自认为质量不错的公众号进行关注,根据时间流逝,对公众号的类型及质量要求在不停的变化,取消关注、来回切换也是常有的事。可自从上次更新之后,很多用户在公众号历史消息页面找不到取消关注的入口了。

微信公众号之前在历史消息页面有一个醒目“不再关注”按钮,随时清晰可见。改版之后,将“不再关注”按钮换成了一个非常小的“头像图标”,调整到了右上角位置,图标的样式且与取消关注毫无关联,如果不通过试错操作则很难发现。微信这样调整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加用户取消操作的成本,也是为了保护公众号的利益。公众号只是平台推出的一个版块或子产品,其真实运作起来,作者、读者缺一不可,增加取消关注的难度,总会有部分用户知难而退或延时取关,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号的掉粉率,随着掉粉率的降低或稳定,有一种对原创作者的内容肯定、认可的错觉,潜在的鼓励作者创作出质量更高的内容,同时可能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如此良性循环下去,三方共赢。弱化取消关注入口,看似很小的改动,或许有用户会抱怨,但对产品的稳定和提升起到的很大的作用。

07.「高德地图」视觉障碍模式-色盲/色弱用户的福星

产品体验:

在高德地图的地图设置中开启视觉障碍模式,道路交通拥堵情况的色彩提示,会替换成一套色盲/色弱用户的专属配色,帮助其更轻松的使用地图导航。

设计思考:

首先,我们在考驾照之前,都会被要求去对应机构体检,其中就包括视觉检查,如果是色盲/色弱用户则很难按照正常流程去考驾照,但不排除原本没有问题、在拿到驾照之后,逐渐出现色盲/色弱的情况(例如:曾经有人眼睛里进了一只蚊子,揉过之后就出现视觉障碍),但依然有自驾出行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并无自驾需求的色盲/色弱用户,会查看地图导航,根据实际路况来选择出行工具,此时这类人群对常规的路况色彩提示并不能准确的辨识,因而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

高德地图增加了视觉障碍功能,在设置中开启后,路况的颜色提示会变成色盲/色弱用户的专属配色,其设置中有色彩对应的代表说明,便于此类型用户能轻松掌握路况信息。高德的这种思考方式是让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使用地图导航,不得不说,产品团队真的是有心了。

08.「小宇宙」纸杯电话-满满的回忆杀

产品体验:

小宇宙APP在网络出现故障时,会以“纸杯电话”的样式作为缺省页插图,提醒网络坏了,唤醒儿时记忆。

设计思考:

现在的孩童时光,大多数的业余时间除了学习之外,就是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或玩手机。但在80后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信息都是通过跑腿或信件传递,为了丰富自己的儿童时光,其中也自制了一些印象较为深刻的简易玩具,包括最早的手机“纸杯电话”。把两个纸杯底部分别扎一个小孔,用毛线从小孔穿过连接起来并拉直,一人说话一人听,就能完成“打电话”的过程。

小宇宙APP在网络出现故障时,就利用“纸杯电话”的插图样式作为断网缺省页,首先能明确告知用户当前页面的信息状态出现了什么问题,并引导用户进行解决操作;其次,利用故障定位出该状态的格调和气氛,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通过情感化的方式唤起用户的童年记忆,此时,不管页面出了什么问题,都可以加深对产品的印象,为用户的再次访问埋下伏笔。

09.「叮咚买菜」猜你喜欢-“找相似”让你更加喜欢

产品体验:

叮咚买菜首页“猜你喜欢”版块,如果对当前商品不满意,长按弹出找相似入口,进入即可浏览与之相似的商品。

设计思考:

平时我们在没事的时候,拿起手机在某些电商平台,一逛就是一个小时,眼花缭乱的看着各种商品,即使不准备买,也是在下单的边缘疯狂试探。基于用户的浏览记录、时长、频率,直接提高了“猜你喜欢”内容的精准度,根据用户心理特征做出背后策略并在后续不同程度的再次呈现给用户,即有几率再次促进转化。

叮咚买菜同样在首页推出了猜你喜欢版块,但如何利用用户心理把可转化率提升到最高呢?其实,不难看出,用户对部分商品的多次浏览,除了少部分只是路过外,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价格(经济许可)、口碑、品牌或主图/详情的诱惑力上产生顾虑,如果在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多次推荐给用户,作用微乎其微。

长按叮咚买菜“猜你喜欢”的商品区域,从弹出的找相似入口进入,系统会从商品库匹配类似的商品或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店铺呈现给用户,其价格、口碑等这些可能会影响用户顾虑的条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以最大力度改变用户的想法,当解决了用户的部分顾虑后,有可能再次勾起下单的欲望,间接促成用于下单提升转化。

10.「高德地图」提高安全系数的AR实景导航

产品体验:

使用高德地图导航时,将手机与地面形成垂直角度,界面会变成AR实景导航,相比普通导航更真实,各种指示和预警更加清晰可见,手机置于水平角度后,界面还原。

设计思考:

出行时,尤其是自驾,地图应用就是我们最好的向导,但它毕竟是一个软件,并非万能。比如:遇到错综复杂的道路且有多条进/出口时,一不留神,驶错车道就在转瞬间,而且基于地图本身的抽象性,很多地方还得依靠自己理性判断思考。AR(增强现实技术)对多很多用户来说,听起来还是比较陌生,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已在尝试实现AR导航技术,其整体体验相比普通车载导航要好出一大截,也是未来导航的趋势。

使用高德地图导航时,手机呈垂直角度即可自动切换AR实景导航,非常直观的体验。传统导航通常都是经过语音或图像的传达,接受到信息后用户会思考几秒,很容易出错且存在安全隐患,而AR导航利用摄像头将前方道路的真实场景实时捕捉下来,再结合汽车当前定位、地图导航信息以及场景 AI 识别,生成虚拟的导航指引并叠加到真实道路上,创建出更贴近驾驶者真实视野的导航画面,箭头会无缝贴合在于真实场景,只需要跟着箭头走,就能进入正确道路,相比传统地图导航更加精细,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

营销知识www.884485172.com/yingxiao/list_13_6.html

关于本站

粉时代是国内领先的专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百家号、闲鱼、全民K歌等推广服务的平台。运营时间长,资源充裕,完成任务速度快,服务多样化;在行业中深受用户好评。或许我们就是您想要寻找和合作的团队,让我们携手奋进,共同发展,合作愉快!
Copyright © 2024 粉时代 版权所有 XML地图

联系我们

咨询可联系如下方式:

QQ:1756331036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