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时代

微信视频号的“财富密码”和“闭坑指南”,教你赚钱又不被坑~

粉时代

如果因为错过抖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视频号了?

最近几个月,微信正在加速迭代,视频号开始放量。

最近又有消息传出:到了10月,视频号有可能向全民放开,开闸放水的时刻到了。

视频号更要与微信直播、小程序、小商店直接打通,同时一波新的流量红利正在路上。

看起来,要放大招了?

行业观察家们喜欢指点江山,关注的是视频号的战略推演。在他们的眼中,“大国”争端的幕后阴谋、异形大战铁血战士之类,最为精彩。

但对于咱老百姓们来说,真正关注的就一个事:

我能不能做视频号,这事还有没有机会?

“我想通过这事发财,找到新的上升通道,登上人生巅峰,别净给我整虚的。”

因此,为了避免本文沦为晦涩难懂的恶臭装逼文,先让我们来描绘这样几个“动人”的画面。

一、赚钱的空间1.“预告片”

某天深夜,你正在刷朋友圈(或视频号),忽然看到一条悬疑短片。

“你知道在熟睡的3小时里,都发生了什么吗?有一天半夜,李慕阳忽然从噩梦中惊醒,发现窗户……”

还挺刺激的?你一下子来了精神,一口气看下去。

很快60秒完了,但是这视频只是一个“预告片”,混剪了几个非常精彩又悬疑满满的镜头和场面。

你兴趣更大了,去哪看正片?

好在你很快发现,视频下方有一个链接:想看完整版?请点击……

你点了进去,一个公众号的推文页面打开,上面果然有一则视频,大约8分钟。

你如饥似渴地看下去,这回可以看一个完整的故事了。

“这时候手机忽然响了,他收到了一则短信,李慕阳定睛一看,吓得一身冷汗……”

8分钟很快过去了,但是你万万没有想到,这故事居然没有讲完!

这时你才发现,视频下面有一篇完整的故事,文字的。

我靠,这是龙王赘婿的套路啊!你几乎可以肯定,这篇推文看完你也不会知道结局的,后面不是有付费内容,就是有……

但是你也没办法啊,你已经被这个故事牢牢吸引住了,不知道后续怎么行,你必须看下去!

于是,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这个号的号主刷新了下后台,又有一笔钱进账了。

2.“金句集”

你是个对行业资讯很感兴趣的人,某天、你正在刷视频号,忽然看到这样一条:

“今年的创新中国年度峰会召开了,60秒看看大佬们说了什么?”

反正就60秒,你又是个好奇心重的人,就一路看下去。

张磊说,要坚持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而非别人都在做的事。

嗯,很有道理!

徐小平说,……

金句一条接着一条,每句都击中你的心坎,尽管有时似懂非懂,但你还是坚持一路看下去。

60秒转瞬即逝,你意犹未尽,好在这时候,你看到下面有一个提示:

想看其他30位大佬的金句,请点击:

于是,一篇公众号的推文打开了。你看到更多的金句映入眼帘,而且每个金句下面都有完整的诠释。

你更爽了,一路看下去。尽管此时,你已经猜到,文章结尾难免会有:想看更丰富完整内容,请购买……

但你想,如果内容够好,我会下单的。

3.“讲课讲一半”

最近,你和男朋友老是吵架,你隐隐觉得感觉变了。

晚上刷视频号,你忽然刷到这么一条: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被绿,注意以下特征。

如果没有感觉了,如何平和无伤害地分手?

哎呦喂,正是你现在需要的,赶紧看下去。

果然,视频上出现了一个业界闻名的“老师”,形象友善亲和而体面,他讲的每句话都很到点,你一下子被点醒了,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那就是这视频太短了,60秒才开了个头。

好在视频下面挂了个链接,你点进去,打开一则推文,里边有一个十分钟视频。

你完全被这个老师的魅力吸引了,一字不落地看下去。

即便视频的下方挂了条广告:想参加我们的爱情套路训练营吗,现在只要99元,加入我们的社群。

即便下面可能有个小测试:测测你被绿的可能性,付费1元看结果。

如果此刻你被感情问题折磨的无法入睡,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下单。

4.“互动小游戏”

你最近刷视频号,老是会刷到一些小姐姐,原来这是本地的一个女团,每个人都有一个账号。

你很快关注了女团中所有的成员,每天看她们的各种生活和表演。

有时候她们会推荐一些小东东,反正不贵,视频下面都挂了链接,你顺手就买了。

有时候她们会发起小游戏,在这条视频下方评论,点赞数超过100就可以参加抽奖,中奖了可以获得和我合影的机会哟。

当然,你都评论了,还发到朋友群拜托他们点赞,真的见到了几个小姐姐,还握到了她们冰冰凉软绵绵滑溜溜的小手。

而这些点赞数爆表的视频,当然也都上了热门。

到了年底,这个女团忽然宣布,我们要总决选了!在宣布的视频下方,挂了投票链接。

你可以免费投一票,如果要投更多,需要买她的周边哟!投票数达到……可以和女团成员见面吃饭。

你想起了冰冰凉软绵绵滑溜溜的小手,心里忽然有了氪金的动力。

5.“种草种草”

你最近挺爱在视频号上种草的,上面的好物评测、种草视频,下面都挂了小商店。

你已经不觉得这是啥违和的事情了,抖音上、快手上、手机淘宝上,不是处处都是吗?

看短视频顺便买买东西,就跟逛街一样。

但是有一天,你忽然看到了一则短视频!

那是一个手艺人,正在把蒙娜丽莎刻在一个核桃上。

老牛逼了!

他还在视频的结尾说,大家还想我在核桃上刻什么,留言区说。

结果下面的评论爆了,最终得到最多响应的回复是:你能把整个陆家嘴刻在一个核桃上吗?

说干就干!这家伙真的放出了一个视频,他正在核桃上刻三座神器:上海中心、金茂大厦……

接着下方出现了一则消息:想要获得这枚价值连城的核桃吗,只要花10元就可以参加抽奖。

你已经被折服了,你迫不及待想得到这枚全世界只有一个的核桃。

你当然不知道,视频号主进行了控评,评论区点赞最高那条是事先安排好的,而“陆家嘴核桃”他已经储存了1000个……

6.“点心店又火了”

由于疫情,老张的点心店关门了,一关就是几个月。

好在,他终于挺过去了。

复产复工了,点心店也开门了,就是客流忽然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平日里,老张也喜欢拍拍短视频,他的微单用的很利索,拍出来的东东高大上,也会发视频号,不过流量还不算多。

有一天,他忽然想到一招!

如果每个用户来,我都专门帮你拍拍短视频呢,内容就是你在我这买点心、吃点心,你如果更放得开、可以随意说两句“诱人的好话”。

我拍了以后,为了把视频做好发你,得要你的微信号吧?这样一来,用户联系方式到手。

然后,只要你发了视频号、加上位置、发朋友圈,下次来我这,可以打一个9折。

如果你的视频号阅读、点赞、评论超过……,会有……

如果你的视频号阅读、点赞、评论超过……,会有……

当然,赠送的金额一定不能高于“刷假量成本”,这样如果你造假可就划不来咯!

这样一来,老张就有了若干个视频号,还有了自己的社群。只要一条火了,所有的成本都不算什么。

只要有一条火了,他也就找到了最能帮忙宣传的人(koc)。

这样的故事还可以讲很多,这样看起来,用视频号赚钱的创意和点子简直太多了!

别高兴得太早,这样的事情真的能成吗?你还得关注这样几个要点。

二、赚钱的要点1.一个公式,几个关键指标

以上的赚钱模式能不能走得通,不妨来推理一下。

别怕费脑子,这个推理很简单。

① 你的这条短视频,多少人能看到?(流量)

② 多少人看了后,会点击视频下面的链接?(转化率)

③ 多少人点开下面的链接、打开推文(或小程序、小商店)后,会一直看下去,并且最终忍不住下单?(转化率)

④ 你拍这条短视频,花了多少成本?你推这条短视频,花了多少成本?你商品本身的成本是?(成本)

⑤ 你在①②③中所获得的利润,能不能覆盖4这个成本?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公式:

客单价*流量*转化率*复购率-成本(流量获取成本、拍摄成本、商品率履约成本……)

只要结果是正的,而且足够大,这个事情就可以做。

如果结果不仅是正的,还非常大,这个事情就应该大张旗鼓地做。

2.航母逻辑

以上的每个故事,都建立在一个基础前提上,那就是你不只做短视频。

你还做了中视频(1-10分钟)、公众号推文、小程序、小商店。

你还布局了私域流量,个人号、社群、企业微信。

这就是在微信生态里做短视频最大的要义,也是和抖音、快手、b站最大的不同。

抖快b就是纯粹的视频内容平台,而微信不是,视频号只是它引流的一个小功能、小插件、小模块,虽然眼下这个阶段,这个“小”足够重要。

所以那些把视频号当抖音号做或者当公众号做的人,一开始就搞错方向了。

视频号+微信生态的其它要件(上方已经列举)才是王道。

不要孤立地看视频号这件事,不要以为正在走来的红利只是“60秒短视频的红利”。

如果那样就太狭隘了,微信的生态是一个整体。

以上这两句很重要,我要说三遍吗?

如果,把过往的公众号比喻成一艘神勇无敌的战列舰,那么现在的微信内容体系则像一个航母编队了。

公众号,就是摆在中心的母舰。

视频号的60秒,是一架架战斗机,从母舰飞出去,获取更多的战果(流量)。

私域流量比如个人号和社群,就像是母舰的加速跑道,可以让飞机从一开始就飞得更快更高(短视频冷启动、加热容易)。

小商店和付费阅读,像是母舰的动力系统,把流量转化为更高的动能(变现赚钱)。

飞机飞出去,带回更多的战绩(流量),流量转化为动能(变现),带来更宽的跑道、更多的飞机……事情越搞越大了。

这是一个正反馈、一个赚钱的飞轮。

只要你抓到了财富密码,后面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了。

3.老虎机逻辑

以上的逻辑看来很清晰了,有没有鸡血满满准备干一把了?

喏,你还是太年轻太幼稚。

整个赚钱体系,都受到一个关键变量的影响。这个关键变量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好的话那是如有神助,不好的话那就是黑天鹅了。

这个变量就是,你永远无法精确判断一条视频发出去以后,会获得多少流量,能不能上热门?

于是,你也就很难判断,你获得多少流量(真实的不是刷的),究竟要花多少钱!

这和几年前的公众号完全不一样,那时候的公众号流量,计算方法就是粉丝数*平均阅读率,最终结果大差不差,有可能大大高于这个值(爆文),

但一般不会远远低于这个值。

但是短视频完全不一样了,上热门主要靠的是算法推荐,而这就变成了一个很玄学的事情。

过去几年里,你一定听过各种对于算法推荐的解读,黄金三秒、完播率、播赞比、评论率……

但是,即便你完全如法炮制,视频发出去的瞬间,你还是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

上热门,上热门,上热门,求求你让我上热门……

更多的时候,结果是:哇塞,怎么还没有破播,就这点播放量,劳资拍得那么用心,是不是又限我流量了!

所以发短视频,有的时候就像是玩老虎机,你不论对老虎机玩得多熟,每次按下弹射按钮,还是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

因为最终流量能不能爆,依然是概率。

你可以通过不断迭代优化内容去适应算法,可你怎么知道这算法会不会调整呢?

那么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如果一个人,他有无数个游戏币,或者能以超级低的价格造出无数游戏币,他就可以玩无数次老虎机,那么中奖的概率是不是大幅度提升了?

用规模弥补概率,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这就是做号党和短视频工厂的逻辑,他们运营成百上千个账号,同时能够以简单粗暴到令人发指的方式,工业化生产成千上万条短视频,然后一起发出去。

只要一条爆了,前面的成本就都覆盖了!

只要一条爆了,他们就按照这条的方向、套路、脚本再生产几千条投出去!

记不记得有一段时间,你老是刷到樊登、马云、陈果……演讲的视频,或者各种各样的电视台主持人视频,然后发现以“他们姓名+关键词”注册的账号都有几百个?

记不记得有一段时间,你老是看到n个剪辑视频,n个龙王赘婿?

是的,这就是超级老虎机逻辑,一口气生产n个游戏币,投射n次老虎机。

可能作为有些文艺逼格小清新的内容创作者,你打心眼里瞧不起这种行为。

但是说实话,你精心捣鼓了半天、精雕细琢,最终的效果可能不如他们好。

如果你同时不是顶流,高不成低不就,这可就麻烦了。

当然还有另一种赚钱逻辑,有些短视频明显不符合任何算法规则,内容也一般般,可最后偏偏就上了热门,甚至频繁上热门。

这时候,你可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或许我也能像他那样,不搞套路、不按常理出牌?

因为,人家搞不好背景足够硬,本身就是“天龙人”,认识“赌场老板”,拿到了“老虎机的后门”呢?

4.未来属于“中视频”

短视频太短了,尤其视频号只有60秒,感觉根本说不完,也放不进什么内容,更别说立人设了!

问题在于,我们的思维是不是太狭隘了?

为什么一定要在60秒说完?

为什么一定要把所有东西都放进60秒里?

为什么一定要强求通过60秒来立你的人设,你又不是三毛,张乐平画四格就可以了?

别忘了,视频号下面可以加链接,这样一想是不是豁然开朗了?

60秒只是用来引流的,短视频比起中视频,一个优点是“容易爆、一爆就不得了”,缺点是“概率太不清晰,爆不爆像玄学”。

所以如果追求更稳定的流量,还是要看中视频(1到10分钟)。

要想容纳更丰富的内容,要想带来更充分的购买动机,要想立人设,还是要看中视频。

毕竟,地摊文学虽火、各种简报快讯每天很多人看,但这种娱乐均low碎片化的内容,好像立不起任何作者的人设。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还记得微博如日中天的那会吗,140个字的表达风靡一时。

当时很多人以为,中长内容没机会了,以后人类的思维就是碎片化的了。

可是后来呢?

最终成为整个自媒体帝国的中坚力量的公众号,其主流恰恰是1-5000字的内容。

这就是过去一百年来人们的阅读习惯,其实一点也没改变。说到底,这和人们的阅读习惯有关:

一是非常繁忙的时候,想要忙里偷闲纯放松,这个时候要的就是简单粗暴迅速爽。

二是有大把时间的时候,就会想要沉浸其中、追求心流体验来杀时间。

学知识也好,看短剧也罢,追求的都是一个思想或情绪的深刻体验。

短视频和中视频,恰好对应来这两种需求。

这就好像人们吃饭,特别忙的时候吃快餐、全家罗森就好了。

不那么忙的时候就要下个馆子、吃点好的。

如果天天吃快餐,没营养还发胖,最后也会吐了的。

短视频就是一阵流行风,看久了、时间没了还空虚无所得,人总该腻味的。

在中国除去最繁忙的一线城市年轻白领们,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下沉市场、银发族、宝妈们、z世代年轻人……这中间的闲人总是很多,有大把的时间,不至于繁忙到只能看几十秒短视频。

所以发现了没:

最近公众号里发中视频的内容、似乎流量更多了。

b站和西瓜明争暗斗、打得不可开交,争的是中视频。

知乎开始全面扶持视频内容了。

新浪微博、小红书推出了自己的视频号且都是大于1分钟内容。

甚至抖音快手的内容也开始变长了。

巨头们都反应过来了,中视频战争正在全面爆发,短视频的虚火终将消散,未来属于中视频。

5.图文作者的短板

最近很多图文作者,都在想着转短视频的事情,很多平台也在张罗着“文章视频化”。比如西瓜的活字计划,b站的视频化供应商。

很多人以为这事很容易,不就念个稿配个画面吗,要么露张脸演讲两句,以前高大上的分享会不是常去吗,动不动上台做分享嘉宾、掌声雷动。

结果,他们一做,就掉到坑里了。

文章是写出来的,但视频绝不是念出来的、而是说出来的。

书面语和口语完全是两种逻辑,如何说给你的粉丝听,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会的。

你参加大会,台下的人当然给你捧场,而且距离太远、也看不清你的中年油腻脸上有多少痣和斑。

但是短视频发出去,推送给的人往往都是“专业圈子之外的人”,谁知道你是谁?

一张中年油腻脸凑在镜头跟前,还中年油腻地讲道理,反不反胃?

更严重的问题是,写文章我们往往追求信息密度和信息量,一方面字数总是刹不住(比如本文),另一方面总是恨不得加入无数信息点。

但是短视频,其实10分钟最多也就3000字,信息密度也是很低的。

如果从纯专业的角度,你会觉得10分钟下来、压根没听到几点内容,更多的是一些废话:

自吹自擂立人设的话,求弹幕求三连的话,卖各种梗儿引发弹幕吐槽的话,各种提问故弄玄虚勾着你的话……

就像是一瓶美酒,去掉了多数精华,还被严重掺水。

但是怎么办?这就是短视频观众要的,人家临睡前、吃个饭来看你短视频,主要的目的是娱乐爽快,而不是来费脑子添堵的。

就算学知识那也是“在娱乐爽快中觉得自己学到了可以吹牛逼的知识”。

从这个角度说,图文作者转视频,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文案如何转成脚本”,不要小看这一点,它需要的是二次创作,加入一种网感。

这种网感的缺失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就像默片演员拍不好有声电影,作家常常不是好导演。

由于短视频的算法推荐和规则不透明,这就导致原先公众号时代依靠社交关系可以解决的一切,在这里完全走不通。

一个贵人的分享帮不了你,你需要的是若干个不知名用户自然的完播、互动。

这是非常残酷的,很多人很难过渡到这里。

另外,自媒体作者千万不要延续公众号时代的臭毛病。

千万不要好为人师!千万不要好为人师!千万不要好为人师!

作者们好为人师的冲动,和用户们普遍抵触说教的本能,正在构成一组尖锐的矛盾。

视频号上几万赞的不是很清楚吗?

感性的往往大于说道理的,哪怕说道理的,用讲故事来说也是超过列逻辑123的。

6.视频号不要复制抖音快手模式

因为视频号一上来是分发给你的好友和二度人脉的,而非其他平台那样,分发给不确定的人或者下沉市场人群,冷启动的思路完全不一样。

这是个大坑,笔者一开始也用抖音快手的思路,做一些娱乐搞笑视频破播放。结果就有人留言:你还是写文字更好,你做视频有点不持重,影响人设。

持重?

笔者的朋友圈多是创业者、媒体人、投资人、互联网公司中高管,他们会在意这个。

如果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要求,最初的完播和点赞就不会有,那如何扩散?

7.不要过度推广

很多人建立了互赞群,一上来各种发红包求赞,久而久之透支人际关系不说、还会让自己背上莫名的包袱。

但是你想过没有,视频号目前最重要的指标是完播,如果人们只是点赞而不完播,反而会降低你的推荐权重。

这简直是南辕北辙!

8.不要害怕错过

现在视频号上有一批率先尝到甜头的,动辄张口闭口:

我今天粉丝破万了。

我这条视频,阅读偏偏十万加了。

我已经赚到第一桶金,几百万了。

这些人还往往抱团互推、互捧臭脚,你是不是看得焦虑无比?

其实大可不必,你还记得最早火的那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号吗?现在还火的有几个?

不要怕熬,不要怕寂寞,要经得起时间,要打磨产品。

9.从一开始就带货

从一开始就加链接,链接里一开始就赚钱。

很多人还是老思路,要先养粉丝、“猪养肥了再杀”。

但这个时代,白嫖党太多、路人粉太多,你这样做到最后就是搞了一头虚胖的猪,要么根本养不肥、要么根本无法下刀、要么下刀了发现没几块能吃的肉。

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讲究“趁着热乎割一茬是一茬”。

如果你一开始不商业化,那么真的粉丝上去了,你又会束手束脚放不开,这个世界上到处是可能骂你恰烂钱营销号的白嫖党、扛精和喷子,想捶你那不是分分钟?

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亮牌,我是提供价值,但别指望我用爱发电,我也是要恰饭的。

定位越垂直、价值越清晰、私域流量越丰富,越好赚钱。

10.警惕开大会、割韭菜的人

前面说了,视频号上有一群动辄张口闭口秀优越、渲染焦虑的人,你得警惕这些人。

看过成功学大会和传销大会吧,还记得互联网刚起来时互联网上到处是教人赚钱的人吧,是不是感到了某种熟悉,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没错,他们中间很多不是通过视频号赚钱,而是通过“教你用视频号赚钱”来赚钱的,简言之割韭菜的。

你去学他们毫无意义。

首先,他们的数据可能不一定是真的,现在视频号刷赞、刷粉丝有多便宜,侬晓得伐?

其次,就算数据是真的,他们也有可能是“天龙人”(瞎猜的,微信爸爸别打我),因为最早被邀请,得到了最多的扶持红利。你确定你自己可以是天龙人?

再次,就算他们不是靠身份背景,他们的社交圈你也复制不来,给他们点赞的都是大佬,冷启动效果一流,你有这样的社交圈?人家经纬的张颖发个滑雪都能几万赞,你发个滑雪试试?

最后,就算以上都不是,人家货真价实内容牛逼。这时候更麻烦了,这种内容生产来自长时间深度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觉得你积累足够?

行业里常说,聪明人总是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而屌丝只是盲目坚持、感动自己。

现在很多发视频号的人就是这样,明明内容还差的可以,肚子里就那点货,却执着于日更,执着于发红包求赞,仿佛自己这么拼就可以感动微信爸爸了。

少逗我了,选择大于努力,尤其是大于没脑子、没思考的努力,纯粹感动自我的努力只是自嗨。

另外,以上的秀优越党中还有很多挺喜欢开会,动不动打着视频号的名义,搞上“全球全宇宙”的名号,拉上几个大佬和机构站台,搞得挺高大上。

然后呢,就是卖门票,普通票几百,vip几千。

还动辄发视频:能获得这么多牛逼的人脉和分享,你又真的想成功,会在乎这几个钱?

噗,割韭菜不带这么玩的,搞得和洗脑传销大会一样,实名diss一下。

今天的很多行业峰会,那是行业真的稳定成熟了,真的有牛人分享干货,门票也算良心。

可视频号,一切才刚刚开始,八字没一撇,江山大势还远没确定呢,就开始玩这一套了?

人家微信官方也办了创造营,可怎么没见这样收钱呀。

恰饭可以,有些人那个吃相……

过去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币圈的泡沫,早就让我们认清了很多大会的面目。

事实也证明,频繁跑会、到处混脸熟的人,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成就,你以为你得到了人脉,大概率就是换张名片、加个微信,大佬根本懒得回你、或者“你是谁”。

圈子很现实的,只有自己足够硬,才能得到足够硬的人脉,其它都是无效社交,是微信上的“扩列之交”。

而就像公众号时代一样,最终有大成就的,一开始都没有跑会,都是埋头苦熬打磨产品、独立思考不断迭代的。

他们成功以后当然会去大会上分享,不过当然……一般都是有所保留的,真正水面下的看家本领谁会说。

他们只会说:“我用心生产内容,坚持日更,依据算法建立选题库和关键词,建立私域流量……只有真正提供价值,获得的粉丝才足够优质……”

嗯,这也确实是喜欢大道理、片汤话和感动自己的屌丝们最爱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