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时代

三大平台各显神通,转转如何突围二手市场

粉时代

新年伊始,二手市场又火起来了。

在闲鱼、爱回收、转转等平台又掀起了一阵转卖“年终奖福利”的风潮,年会上抽到“闲置”物品的员工纷纷变成卖家,手机电脑等各类电子产品较平时比例大增,买卖双方各取所需之余,也为二手电商提供了更多“弹药”。

但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平台,对于二手电商来说,如何优雅的消化这一波弹药红利,是一门艺术,也事关平台生存的长期竞争力。

消化年终奖各有良方,

场景供应链成为关键

从本质上讲,对年会奖品进行促销,是二手电商的一个独特节点。

但很明显,不同于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等电商节日大促时表现出来的惊人同质化,二手电商在消化年终奖时,存在极大的差异。

比如,闲鱼仍然以社区为主导,并且与淘宝天猫对接数据,将用户搜索过的商品推送出来,如果有相似商品,则直接推荐未拆封的商品,至于“年会奖品”等字眼并不会改变其推荐权重,平台在交易双方之间是一个“局外人”,但正是因为这种居中,让C2C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相比来看,转转与平时没有太大差异,由于缺乏电商生态注入,所以无法向闲鱼一样获构建信用系统,C2C业务在获取信任方面仍然落后于闲鱼,而且一些如3C产品等特定品类的C2B2C仍然需要寄到平台进行质检,交易链条比较繁琐。

爱回收则主要是3C方面的产品,虽然无法直接搜索“年会”相关字眼,但众多线下门店的存在让用户已经养成了交易习惯,并且现场交易现场付款的方式,缩短了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直接提升了用户体验。

总体来看,三大平台各显神通,闲鱼更适合全品类,爱回收更适合电子产品,转转相对略微尴尬,在C2C和全品类上不及闲鱼,而在电子产品交易中,又只能是以O2O的模式进行连接,导致无法缩短交易路径和成本,这也为用户体验带来了极大问题。

实际上,这个特殊的促销活动,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视角——对于关键节点的触达能力,已经成为评判一个平台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平台与传统需求的有机结合中,场景能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比如,传统线下“名烟名酒礼品回收”是以最短的链路解决年后礼品闲置问题,那么闲鱼和爱回收则是以最短链路,解决了更多闲置需求。

这既是场景能力的释放,也是对平台供应链能力的绝佳检验。

高调转型又频频挫败,

享受优渥扶持却未建立核心竞争力

从这一次年后闲置交易热潮来看,二手电商终究是要对接实体的。

这些年来,无论是新零售还是手机厂商,都已经深入到了线下实体店,闲鱼的鱼塘给用户提供了线下粘合剂,比如同一个小区的用户可以在鱼塘中交流,然后面对面交易,爱回收的门店也已经铺开了700多家,遍及上百个城市,都算是赶上了这一波浪潮。

但是,作为三大平台之一的转转却一直缺位。

实际上,转转这些年并没有闲着,因为它尚且没有推进到这一步,而是一直被转型忙得焦头烂额。

更甚至于,根据易观千帆的最新数据,转转2020年12月的月活为1507.5万人,较之2019年11月的3474万人,下滑幅度超过56%,几乎是断崖式下跌。

转转,其实不至于此。

2015年成立时,转转直接从58同城的二手频道升级,时值二手电商风口初至,可谓是开局一片大好,由于要跟闲鱼对抗,转转更是被腾讯青睐,不仅获得了连续两轮资金加持,而且还进入了微信支付九宫格中,可谓是直接睡在了流量的怀里。

这种优势,即便是闲鱼也要暗戳戳地羡慕。

但结果呢?

这些年来,转转似乎并没有被流量和资源浇灌得更加茁壮,它尝试过多种模式,比如全品类C2C、潮品C2B2C等,屡屡高调转型之后,又寂寂而终。

直到2019年,网经社的数据还表明转转的估值为200亿人民币左右,但在2020年5月合并找靓机时,估值却仅剩下18亿美元,也如下滑的月活一样,遭遇了腰斩。

耐人寻味的还有一点,转转进行了多轮融资,但投资方却一直是58同城和腾讯,并没有任何外部VC或PE进入,很明显不符合一个明星创业公司该有的股权迹象,说明58和腾讯对转转的扶持更多倾向于战略布局,这也侧面说明了机构对其业务的认可度不高。

究其原因,或许正是因为转转在如此优渥的条件下,跌跌撞撞多年仍未建立起核心优势,逐渐呈现出掉队的迹象。

采买流量成路径依,

“资源诅咒”效应显现

被束手束脚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微信流量池里腾挪的转转。

无论是从全品类C2C转型到多品类C2B2C,还是从多品类转型到二手手机,实质上都是以微信等第三方流量为依托,进行一种流量腾挪术,将之前大赛道的流量,转入到一个更细分的赛道中,达成短期内的“增长”。

2020年,转转的活跃用户数大跌,说明这种“流量腾挪术”在失效。不仅如此,现如今整个互联网都陷入了流量增长的天花板,各类平台的战略都在发生变化,比如抖音和等短视频平台,都更希望交易停留在自己体系内,形成一种电商业务闭环,这与转转的引流策略发生本质冲突。

换句话说,接下来第三方流量这张牌也不好用了。

而这些年来,转转一直都是在消耗第三方流量,并未建立起一套可以自生的内循环流量,这意味着转转不仅将面临流量“卡脖子”问题,而且昂贵的第三方采买流量也将拖累利润,导致无法构建起场景、质检等核心竞争力。

流量腾挪术的失效与流量获取的双面夹击,对于转转来说几乎是不可承受的,因为这些年来,对流量的过度依赖已经导致转转的核心能力缺失,对行业的贡献价值也越来越低,它营造了一种“繁荣”的假象,却忽视了真正需要补足的短板。

日本学者大康西之在《东芝解体》中认为,任何一个行业,公司创业的时候都是垂直的,越简单越好,而业务范围广了之后,企业的灵活性也就少了,本质来讲,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更多收益,而不是无限度的扩大营业额。

在日本,东芝、惠普、日立等公司最初全都是电器起家,随着雪球越滚越大,进入到了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电电家族”和“电力家族”的呵护下,充沛的资源反而让公司失去了进取心,一旦行业出现动荡,庞杂的业务线反而成为拖累。

转转本身还未构建起核心竞争力,但是却为了“增长”而不得不将大量资金投放于流量中,忽略了二手行业中的场景、质检等核心能力,最后形成了路径依赖,越陷越深,而纯粹通过流量资源变现的方式既昂贵,也不那么稳定。

或许,重流量而轻供应链给转转带来的负面作用会维持很久,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之为“资源诅咒”,指一个国家依靠矿产等自然资源而发展,进而形成依赖,并挤兑本国的其他行业,最后使一个国家更加依赖矿产资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几十年来,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一个资源丰富的新兴国家能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甚至于一些石油与矿藏丰富的国家已经陷入了长期的衰退之中。

转转也与之类似,在丰富的第三方流量灌溉下,转转放弃了发展供应链等核心竞争力,而对腾讯和58的依赖,则营造了一个温室环境,当第三方流量变得更难获得,转转的业务发展就会受阻,甚至陷入衰退。

当前,转转进军到二手手机领域,激烈的竞争下又将是一场恶战,这也意味着转转必须在流量上“由奢入俭”,并建立起流量之外的核心优势。

就以这一次春节过后的年会闲置物处理来说,其实就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也是转转的一次警钟,随着线上交易越来越规范,线下交易与线上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长期依赖于线上和第三方必定道阻且长。

但是,“资源诅咒”的魔力也就在于此,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都清楚丰富资源带来的隐患,但真正有勇气有实力打破这个诅咒的,又有多少呢?

过去几十年,一个国家都没有做到,转转也难以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