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时代

名师为何离开猿辅导?

粉时代

“猿辅导数学老师邓诚去哪了?”“如何看待邓诚老师离开猿辅导”近期,在知乎上,出现了类似网友提问。

邓诚是一位明星讲师,因“跟着坑神走,满分在我手”的口头禅被学生誉为“坑神”。清华毕业的他,在2012年便加入学而思,被评为十佳名师,还曾自己创过业,于2019年下半年进入猿辅导,在B站也有着89.2万的粉丝。但据了解,他带完目前的班次,就即将从猿辅导离职了。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从猿辅导离开的老师,还包括马一鸣、王伟、李玲、胡杰、孟凡玉、冷士强、王大鹏、关海山等,这些名字对你来说可能很陌生,但对学生而言,有不同的意义。

名师,是吸引家长学生的磁石。对于教育企业而言是走名师路线,还是走标准化的教研路线,一直是道艰难的选择题

在海量的需求中,明星讲师依然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即使对去名师化探索时间最长的学而思,也不可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去名师化。2020年在线教育全面性爆发,让各大平台陷入疯狂抢夺流量的局面,与线下不同,在线双师直播大班课才是线上主流,双师即辅导老师和主讲老师推上前台,名师即有知名度的主讲老师,他们即是流量的吸铁石,也能让流量变为“留量”,是续班率的关键按钮。

“每一位名师,几乎接猎头的电话都接不完。”一家头部在线教育机构的名师告诉盒饭财经,他年薪已数百万,名师大概是最不愁找工作的手艺人。春节本来就是各大平台名师流动频率加快的时期,拿了年终奖,节奏又相对缓慢,都在为暑假大战做准备,猎头挖人的强度也变大,出现名师跳槽的现象不独猿辅导。但是,猿辅导已是目前在线教育领域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名师依然出现较高的离职率,这究竟行业内真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还是猿辅导的基因策略有关

这个难题背后,要回归一个终极问题:在线教育的本质是在线,还是教育

出走

在微博上,有一个名为“马一鸣和她的铁柱们”的超话。

这是主讲老师马一鸣与她的学生的聚集地。在他们的语言体系中,马一鸣是“鸣门门主”,她的学生则代称“铁柱”,一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便是鸣门铁柱们对接的暗号。

吸引铁柱们聚集的,是马老师有趣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少学生在知乎上,表达了对她的肯定,“上课生动有趣,颠覆了我对语文无聊的刻板印象,虽说是位女老师,但是性格却又跟男孩子一样,容易好感,认真负责,经常会帮学生答疑到直播间关闭。”

高二的学生肖梅(化名),在去年疫情期间在猿辅导买了一节一元的高中语文课,就成了千万“铁柱”中的一员。肖梅坐标上海,一直以来,就读的都是重点学校,加之有近十年的课外补习班经验,也算接触过形形色色优秀的老师,但她认为,马一鸣是鲜有的能让人在语文学习中收获快乐甚至上瘾的老师。于是她在猿辅导上报了马一鸣的暑假课与秋季课,希望能共同度过高三。马一鸣和铁柱们还有约定,等着2022年高考让鸣门弟子冲上微博热搜。然而,在秋季结业测评的时候,她突然得知了马老师即将离职的消息,看着班级群里刷频的哀嚎,肖梅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不少“铁柱们”也有共鸣。他们到各色社交平台上纷纷交流马老师的去向,在得知她即将前往另一家培训机构时,他们又开始了解能不能从猿辅导退课、要不要追寻马老师的步伐。

类似的情节,多次在猿辅导上演。据盒饭财经不完全统计,2020年从猿辅导出走的主讲老师,还包括王伟、李玲、胡杰、孟凡玉、冷士强、王大鹏、关海山等。在此之前的2018年,猿辅导也曾经历过一波名师出走潮,包括彭强、吴子明、王梦抒、赵礼显、王文勇等老师集体离职。两波离职潮中,至少涉及7名高中数学组老师,也因此,高中数学组被学生们称为“猿辅导主讲老师的硬伤”。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截至2月23日在售课程的68名高中主讲老师中,有16人是在2020年刚刚加入的猿辅导,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学而思网校、作业帮直播课等机构。

平衡木

猿辅导的名师离职率高,与猿辅导技术起家的优势有一定关系,它对于技术的依赖,超过了对人的依赖。

主讲老师李明(化名)曾在多家头部在线教育机构任职,也包括猿辅导,一段时间以前,他离开了猿辅导。他告诉盒饭财经,一个企业的风格可以明显影响到其对老师的态度。像学而思网校、新东方在线、跟谁学等这类从线下教培机构发展而来,或者创始人就是来自传统教培行业的公司,非常注重名师,相较之下,猿辅导则更重技术。“比较直接的感受就是我们老师从教学角度提的一些诉求,可能技术不这么认为,于是会产生一些小理念的不和,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就要做选择——是选择不计一切技术成本来完成老师的教学诉求,还是因现有技术的限制而选择折损一部分教学效果?很显然,至少在我离职的时候,还会选择后者。”

猿辅导创立之初是工具类软件,旗下产品包括小猿搜题、猿题库。由于工具类商业价值有增长边际,2015年其业务方向调整为直播授课,推出“猿辅导”APP。目前公司的产品矩阵还包括小猿口算、斑马AI课、猿编程。至此猿辅导完成了自己产品生态的一个闭环,以工具类APP引流到猿辅导APP,通过高频的工具使用带动课程购买。

在2014年前后,在线教育行业曾有一波O2O创业潮,但是幸存下来的机构寥寥无几。头部公司逐渐意识到,如果自己没有好老师,就难以解决供给侧问题。在线教育与电商不同,并非通过简单交流就能达成交易,还需要长时间磨合与决策,家长需要试课、听课,去了解老师的背景,报错一门课,代价比买错一件产品要高的多。教育本身还是传统而枯燥,需要像农民种地一样的慢功夫。有能力在线提供优质教学服务的个体老师很少,如果自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不能建立供给能力,将会掉进非常大的坑。

猿辅导从2016年5月份开始自营教育产品,当时也吸引了一批名师加入。

“技术基因优势让猿辅导一直坚定地用技术来改变教育,此后也在用技术手段替代老师的一些冗杂工作,用比较标准化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公司大部分的人力成本也花在程序员上。”李明观察中,猿辅导因为前身是猿题库,以电子化练习题作为切入口,从此以后它的发展其实都围绕最初的积累,后来它做搜题,也是围绕题库,紧接着做课堂,也是围绕着电子化的课程产出,可以说,它的技术是具备领先优势的。

他认为从技术层面看,猿辅导确实很强,猿辅导的工程师在基础层面上不断的解决很小的问题,积累了大量优势。如小猿口算,一秒钟出答案、立马就能够闯关答题,还有拍照批改功能,以及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能够从题库选题,然后直接自动生成相关的课件,非常方便。

但是,按照他的理解,每家公司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对天平的一端过于重视,会让其对另一端形成一定的“挤出效应”。他在猿辅导的两年时间,其工资一直没有涨,职级也没有变化。“年薪只有三五十万。”他认为这个收入水平当时远低于行业中对名师的平均待遇。于是,他选择了离开,加入了某大厂。

目前,在线教育公司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互联网公司杀入教育,比如字节跳动的大力教育、腾讯教育、网易有道精品课,这类公司往往不缺钱,但缺人;第二类为互联网教育公司,比如猿辅导、作业帮,这类公司互联网基因大于教育基因;第三类则是线上化转型的教育公司,比如新东方在线、学而思网校,这类公司往往有很深的传统教育基因。

李明认为,这三种基因的公司都有可能杀出来,但是对名师而言,在最后一类公司中“待得最舒服”,因为能找到同类。

在线教育的本质,是更重“在线”还是“教育”?经历了2020年的烧钱大战之后,可能教育的本质会更加凸显。猿辅导等公司虽然通过技术,建立了他们最初的优势,技术手段也确实可以用来替代老师的一些冗杂工作,把老师较为标准化工作沉淀成教研,但是老师的作用,依旧是难以替代。

在线教育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在线教育产品有独特性除了学习属性外,还具有情感属性,老师和学生之间要有情感纽带,这个是线上永远难以取代线下的原因,也是冰冷的课件永远无法取代老师的原因。学习属性看成绩、看解题能力、看思维,而情感属性,要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老师的认可,看师生之间的感情。

在线教育就像一部知识类的电影,要有起承转合,有人物,有故事。这是由学习场景决定的,学生在家里上课,课程必须精致。虽然随着技术革新,辅导老师也会随时通过电话或其他工具跟进学习情况,但外在约束力并不像线下那么强,特别当一个老师面对成千上万的孩子,要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何其困难。

线下上课,只需要一本讲义,一支粉笔就够了,但是转移到线上,各种情况会层出不同。网络卡,电脑死机,鼠标不动,摄像头模糊,手写笔写不出来,音频有回声,声音太小或断断续续,屏幕色彩有偏差,互动题呈现不出来……发生各种事故是高频事件,每次上课前,检查和调配设备至少就要花20分钟。而真正的名师,要做到任何意外发生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即使突然停电了都要有预案,顺利讲完两小时的课程。

很多线下名师转移到线上后,会感觉水土不服,自己还很奇怪,为什么原本绝对头部的老师,到了线上却没人报名?关键就在于,其还没有掌握在线上怎样用极短的时间把最干的货和最大的亮点呈现给学生。这甚至有点像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10秒之内如果没有看到亮点,可能就会刷过去了。老师在线上讲的正起劲,可能学生正在屏幕另一端打游戏看视频,每场直播大班课都像一场战斗——是名师在同娱乐类项目争夺孩子的时间。

越是进入红海时期,对线上主讲老师要求就越高,否则这么多老师上课,凭什么报你的课呢?在线教育的名师,教学能力强是基础能力,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还要具有个人自信、个人魅力、个人人格等。像马一鸣这样的老师,已经具备了IP化的初步能力,有了自己的人设和语言风格,才能吸引来学生。

这对教学质量、教学风格、教学节奏,甚至语言体系,课件设计、内容设计全部提出了新要求。可以说,线下师只要把课扎扎实实讲好,把知识点罗列出来,就很好了。在线教育的名师,一个人就是一个校长。

即使如此,他们背后还要有一支产品队伍,通过教研教务技术的组合,不断革新产品体验。目前对在线教育的头部玩家而言,通常一份讲义都要打磨三、四个月,如果发现效果不好,就要彻底推翻,最终才能获得全方位呈现。

这并非说技术不重要,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互联网作为教育的工具,像早期的金山词霸和后来的yy直播,第二个阶段,互联网与教育产生表面的融合,如为教育专门开发相关的一些软件和功能,如学而思网校。第三个阶段,不是简单的渗透,而是从教研到实训,到最后上课,课程中的互动与交流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度的融合。

当前头部公司正迈进第三个阶段,技术与教育之间,难免会发生磨合。教育属于典型的长链条服务业,在线教育更是如此。最前端客户来自于社群运营和流量投放,低价客户体验课程,辅导老师与课程顾问提供服务,客户看了师资、服务、产品之后,报名正价班,报名之后,会接触到客服和主讲老师,链条的上下游还有教务、直播、教材、物流信息。能够杀出来的公司,必然是在链条的每一环上都很强,而不是偏重一端。

但是,当回归到本质,发现不管多么先进的技术研发都只是教育的助力时,就会意识到老师的意义。

名师争夺战

从线下时代开始,到在线教育大规模普及,教育机构对名师的追逐未曾停止。跟谁学2019年的财报数据中显示,2019年的21亿人民币营收中有36%,即7.2亿元皆来自十大名师,而这些名师平均分成都在上千万级别。

名师们往往光环加身,在初期、短期能解决巨大的痛点和问题,比如流量、招生转化率、学员满意度、复购率、利润率等。另一方面,企业打造和维护名师的成本极其高昂,且老师在形成号召力之后,一旦出走,会带来生源损失,甚至会与前东家成为对手。在过去几年,不少机构选择高喊“去名师化”,通过技术或产品去解决用户学习问题,但是,如果走标准化的教研路线,则非一日之功。

2019年,素有“教培界黄埔军校”之名的新东方推出“新东方,老师好”的口号,进入“后名师时代”,突出新东方名师这个集体主义概念,试图淡化名师概念,减少名师出走带来的影响,突出每一个都是好老师的机构造血能力。

学而思对去名师化的探索时间最长,它选择用标准化的课程和师资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打造流水线式统一规范的教学过程。通过构建强大的教研产品体系,弱化教师的作用,相对比较标准化的教研内容体系对老师的教龄和经验要求没有那么高,老师离职,换一个老师,讲的内容也差别不大。

学而思采用“小前台大后台”的机构框架,500多人的全职教研团队,为每主科设立研究院,针对教材与大纲进行内容的系统、深度钻研与建设。教研中心经过多年的沉淀,才能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但对多数纯在线教育公司而言,即使有如此充足的资金实力,时间依然是最大的对手。

“在线(教培)机构能力断层,没有将应届毕业生真正完整打造成为一名在线名师的能力。”网易有道助理副总裁、有道精品课高中部总经理蒋叶光认为,像新东方、好未来这样实力强劲的老牌机构,与其它平台最大的区别是具有培养人才的标准化体系。

换句话说,“去名师化”路线对教培机构自身造血能力要求过高,并不能被多数机构所复制。此外,无论时间还是培训精力上,自产名师都远比直接招聘有经验的名师要付出更多成本。

因此,抢人大战依然是各大在线教育机构充实师资的重头戏

一位从业9年的主讲老师王华(化名)也能感受到行业中名师处境的变化,这其中最大的分界线在于录播转直播。在录播课时代,老师身兼数职,包括教研、讲课、答疑、营销讲座,还做一些招生的工作。但直播课后,整个行业体量越来越大,引入教辅团队、教研团队后,老师之前的工作都分了出去。随着所有链条细分化之后,老师的离职对公司的影响越来越小。

不过,对于行业来讲,名师依旧重要。特别是一些特定阶段,比如高中,需要名师光环的支撑。王华表示,相较于初中,高中阶段家长的心理诉求更高,包括猿辅导、学而思网校等都在研究高中层面、高考层面的名师项目打造。

此外,在过去两年,互联网传播效力也进一步放大了名师效应。比如,2019年开始,抖音和快手开始进攻教育领域,拨流量、扶持明星教师账号,甚至101名师工厂这样打造“明星教师”的MCN机构也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明星教师,可以同时给上万人讲课,影响力甚至超过曾经的一个培训机构。

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线教育进行了一次全民大普及。与此同时,在线教育战争也从广告投放转移到抢占名师资源战场上,“抢人大战”进一步升级。毕竟名师是有限存量资源,挖一个竞争对手也会少一个。

目前,多家公司已经薪资上开启挖人模式,以2021校招为例,高途课堂承诺三年无责年薪保底60万-65万元,并签署保底协议,优秀者可参与持股,薪资无上限;网易有道给出的首年年薪为40万-100万元,其中“高中大班课主讲老师”职位首年年薪50万元起,优秀者年薪可超过100万元;2020年3月,字节跳动旗下的清北网校在招聘教师岗中明确规定要求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并提出将为优秀教师提供“年薪两百万,上不封顶”的薪资待遇。

针对现有教师,不少企业也通过薪资体系变革来留住人才。据了解,2020年下半年开始,新东方开始了集团内部薪资调整,包含两个方面:整体涨薪,改变“固浮比”。据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张戈称,这次涨薪幅度较大的老师,甚至可以涨薪50%。此外,提升固浮比后,老师的薪酬有70%变为固定薪资,30%变为浮动薪酬,这样老师压力会小很多,中期、老教师稳定性会增强。2021财年一季度执行后,新东方教师离职率比去年同期降低了9%。

虽然培训机构老师跳槽是行业普遍现象,但2020年至今,猿辅导师资流失明显过多。据猿辅导近日公示的备案承诺书,截至2021年初的授课教师人数相比于2020年初大幅减少了42人,占目前授课教师人数12.6%,这与其他在线教育机构不断壮大教师团队形成鲜明反差。

“名师不是天生的,而是无数个课时中打磨出来的”,李明告诉盒饭财经,他认为成为一名成熟的老师至少需要三年时间,这个时间还只是线上讲课的时间。但目前在线教育机构普遍成立时间较短,成熟的名师流失之后,只能不断通过各种方式从别的平台挖人。

2020年10月,融资完成后,猿辅导估值达到155亿美元,在全球教育科技独角兽公司中排名首位。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今年1月发布报告显示,猿辅导旗下网课付费人数已达到230万,在K12网校领域排名第一。据36氪消息,猿辅导去年营收超过100亿元,这也这远远超过了过去几年的数据,2016年至2019年,猿辅导的营收分别为1.2亿元、2.4亿元、18亿元和36亿元。

不过,快速的扩张伴随着亏损。因为猿辅导并非上市公司,缺乏对其财务数据的分析,但据此前晚点LatePost报道,一位猿辅导内部人士称,公司预测2020年亏损高达20亿元,实际数据或将更高。

亏损其实并不是问题,在巨额亏损中上市,而且表现优异的公司不在少数。关键是钱烧掉后留存下来的是什么。中国当代教育名家朱永新先生,在他的大作《走向学习中心》中,曾谈到:不管怎样变,教育是永恒的,学习是永恒的,教师的角色可能会变为陪伴者、指导者、学习伙伴,但不管怎样变,对于未来教师素质要求会更高。

对教育没有敬畏之心,即使能一时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也必将在这条赛道上遇到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