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时代

变味的盲盒经济谁来管

粉时代

盲盒经济持续升温,随之而来的却是乱象丛生。

凭借单价59元的盲盒,泡泡玛特卖出了17亿元的年营收与近千亿市值,作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玛特在千亿帝国、风光无限的表象下,暗藏着盲盒掉包、二次售卖、退货换货难等问题。

在资本鼓吹下,泡泡玛特带动了整个盲盒经济的迅猛发展,但如今,“盲盒”充斥着饥饿营销、虚假宣传等现象,这一玩法已经沦为商家套牢消费者的工具。今年1月份,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盲盒市场发布消费提示,经营者销售盲盒当规范、消费者购买盲盒勿盲目。

原本风靡全球的盲盒经济,已经被泡泡玛特和商家们玩坏了。

泡泡玛特危机四伏

今年1月份,对泡泡玛特情有独钟的小雨在苏州的泡泡玛特机器人商店购买了四个盲盒,到家拆盒发现其中有一个娃娃头身是分离的。她一开始以为是可拆可组装娃娃,后来才反应过来自己买到了瑕疵品“断头娃娃”。

她表示,平时带有瑕疵娃娃自己可以接受,但“断头”算是严重的质量问题。小雨随即到泡泡玛特的微信小程序里联系客服,提出退货退款的要求,却被告知无法退款。无奈之下,只好通过黑猫投诉平台才退货申请成功,她直言申请过程繁琐、手续复杂,地址等个人消息都需通过邮件发送,颇为麻烦,而退款时长要根据退回路径的不同约7至15个工作日返回。

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泡泡玛特的玩偶脸上有坑、底座有划痕等问题频出,截至目前,黑猫投诉平台与泡泡玛特有关的投诉量累计3000多条,主要集中在“商品破损,存在瑕疵”、“抽中爆款超六个月不发货”、“售后差”等方面。泡泡玛特也曾因平台投诉解决率为0%,登上“315消费保”的黑榜。

黑猫平台与泡泡玛特相关投诉

信任危机、品控压力在轮番上演,泡泡玛特还在去年圣诞节前被爆出产品被员工拆盒后二次销售的问题,此事一经发酵,多名来自北京、上海的盲友也都纷纷表示,自己也曾遇到过二次销售的相类似情况。这直接破坏了盲盒的基本规则。

当时,“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在多重因素下开启了暴跌模式,在12月28日当日市值蒸发近120亿元,其如今的股价也与离巅峰时期相差甚远。

乱象丛生下的的变味盲盒

泡泡玛特受资本宠爱,其惊人的盈利能力不断吸引各路玩家的入注,呈现出一副“万物皆可盲盒”的气象,并延伸多个产业之中。头部玩家泡泡玛特的乱象尚未解决,美妆盲盒、服装盲盒、生鲜盲盒接连出现,利益驱使之下出现了饥饿营销、虚假宣传等乱象,甚至是带“血”的盲盒。

最先出现的,便是通过“盲盒”清库存。

“你不拆开,永远都不知道里面什么款式”,在盲盒爱好者的圈子里,盲盒的魅力在于一个“赌”字,不确定的刺激性加上限量款的稀有性,只为了低概率的惊喜。也正是借着这种充满神秘感的营销方式,“盲盒”成为了部分不良商家清库存的销售手段。

有媒体报道,一位消费者称自己去年双十一在某品牌的天猫旗舰店购买的222元手办盲盒,是老产品加过期赠品,商家却理直气壮回应不退不换,这就是盲盒的规则。

无独有偶,曾有消费者花了199元在某精品店铺购买一款描述为“女神生日礼物”的盲盒,而里面竟是一块积灰的手表,他称该商品某电商平台39.9元即可包邮到家,但商家却称任何一个盲盒产品都物超所值。

大多数买家收到的商品与商家的描述天壤之别,明明冲着新品,却买到了库存旧货。商家借助盲盒的噱头夸大商品价值以加速资金回流,还以其不退不换的规则作为理由,虚假宣传。

多个平台上还悄然兴起了活体盲盒。

除了常见的猫、狗等宠物,甚至还有蜘蛛、蜥蜴等昆虫,售价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相比其他盲盒商品,宠物盲盒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借着盲盒的规则,出售活物盲盒的商家们随机发货,并打着“尊重生命”的旗号特别说明“除了死亡问题一律不退不换”。

实际情况却是,对于宠物的来源、品种及健康状况,商家并无法保证,消费者收到的“病猫”、“星期狗”,甚至运输途中致残致死的例子不胜枚举。

活体盲盒甚至渗透到线下。一位微博博主曾在去年年底发布一条视频,位于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商场放置一台“一宠一物”的盲盒扭蛋机,左边是盲盒,右边则是对应的一些小动物,玩家在获得一定游戏积分后,便可抽取机器里的宠物,部分宠物甚至因外界的刺激产生了应激反应。

盲盒经济发展至今依旧火热,依靠“盲”的新玩法吸引了新生消费代的兴趣,但行业的乱象让本应是充满惊喜的盲盒变了味,成为新的敛财割“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