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时代

小米们忙造芯,水平如何

粉时代

已经数不清小米是第几家造芯的大公司了!

3月30日晚上,小米在春季新品发布会的下半场发布了新一代自研图像处理芯片——澎湃C1,这是继2017年小米发布首款自研产品澎湃S1之后,再次出手自研芯片。

发布会现场雷军表示:“这只是小米探索专业影像的一小步,代表着小米的技术梦想与追求”。

小米新一代澎湃芯片的发布,为近几年热闹的芯片行业又添了一把柴。事实上,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和技术封锁的影响,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中国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突破一直备受期待。这不但吸引了诸多创业公司入局,加速了以小米为代表的手机厂商的自研芯片计划,更吸引了一批互联网巨头跨界而来,发展中国“芯”。换个角度看,互联网巨头的网越撒越广,连重技术、重资本、重人才的芯片这块难啃的骨头,都被盯上了

而2021年以来,巨头入局芯片的动作尤为频繁。就在这个3月,先是百度旗下昆仑芯片业务已经完成独立融资,投后估值达到了130亿元。紧接着,互联网头部新秀字节跳动已经“实锤”要造芯。

互联网巨头为何在芯片领域动作频频,它们是在追风口还是布大局?节奏紧凑而造芯水平究竟如何?

巨头造芯,路线各异

“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开始搞芯片,阿里、字节、百度、腾讯,天天到处挖人,有公司为了防止大厂挖人,一年调好几次工资,就这样还有好多人跳槽。” 水木社区有网友吐槽道。

事实也是如此,芯片这个赛道不仅吸引了手机厂商、车企等亟需芯片的选手加码,也早已吸引了互联网巨头的跑步入局。

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字节跳动正在自研云端AI芯片和Arm服务器芯片。字节跳动回应称,在组建相关团队,在AI芯片领域做一些探索。深燃发现,字节跳动已经开始在各大招聘平台招揽芯片相关人才了。

另一位网友称,其所在的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张江园区,以前大多是外企芯片公司,而现在,外企基本都搬走了,大多为国内民企。

一如小米的澎湃芯片从2014年立项,到如今澎湃C1发布,芯片之路已经走了7年时间,自研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无论是小米、老巨头BAT,还是头部新秀如字节,最基本的思路都是“投资+自研/合作”

近日有新动作的小米于2020年就加大了对芯片领域的投资。公开数据显示,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在2020年投资的半导体企业数量多达19家,包括翱捷科技、灵动微电子等。

刚刚被“实锤”入局的字节,在2月份参投了摩尔线程Pre-A轮融资,无论是产品还是投资,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同样尚未公开明确产品进展的巨头还有腾讯。不过,2020年,腾讯云又悄悄成立了一家名为深圳宝安湾腾讯云计算的公司,其业务范围涉及集成电路设计、研发。这表明,腾讯已正式入局芯片赛道。

擅长投资的腾讯在芯片投资层面的涉猎不算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连投两轮AI芯片公司燧原科技。

百度在芯片投资上涉足也较少,主要以自研和合作为主。阿里的思路则不太相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环节,而是要建立起整条产业链,收购中天微之外,至少曾投资了5家芯片公司,包括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

在造芯这件事上,与腾讯略显姗姗来迟相比,百度和阿里可以说有了一定进展。

这两家都有相对独立的芯片业务,分别是百度昆仑和阿里平头哥。

具体产品方面,百度早在2010年就开始用FPGA做AI架构的研发,这为其做AI加速芯片打下了基础;2018年,百度正式推出第一款自研芯片“百度昆仑”1代,并于2019年发布面向消费电子终端及边缘计算的远场语音交互芯片“鸿鹄”。

至于阿里,早在2014年就投资了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中天微,并于2018年收入囊中,2017年成立的达摩院,专门组建团队进行AI芯片的自主研发。2018年9月,阿里合并中天微和达摩院,成立半导体企业“平头哥”,进行云端一体化的芯片布局。

“平头哥”成立一年内,在2019年的7-9月,阿里“芯片三剑”:玄铁(高性能处理器IP)、无剑(一站式芯片设计平台)、含光(AI芯片)便接连面世,阿里云端一体化芯片布局下的产品系列初步成型。

巨头为什么扎堆造芯?

自主造芯吸引互联网巨头跨界而来,一个原因是,人工智能芯片是未来半导体市场最大的增长点之一。国信证券表示,人工智能芯片的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的11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72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7%。

而另一方面,面对被芯片技术“卡脖子”的窘境,不受制于人,成为了各大互联网巨头的重要需求。

跨界而来,巨头并非没有优势。资金的投入自然是无须多言,此外,还有软件和生态影响力层面的优势。

在接受甲子光年采访时,寒武纪创始人兼CEO陈天石曾指出,AI芯片行业有三个赛点:“第一阶段是大家都说自己能做;第二阶段是大家拿出了芯片;第三阶段就是拼软件、造生态。”第三个阶段恰恰是巨头扎堆的阶段,而软件和生态影响力也恰恰是巨头的长处。

而巨头造芯时,一定是会选择与自己的业务场景相关的芯片研发。自主研发芯片的目的并非仅仅是提高算力,而是要在特定的场景下,对某些功能进行优化。

“字节跳动拥有全球数量最大的用户上传视频需要分析处理,有大量的芯片采购和应用。目前也在芯片相关领域积极寻求突破”,早在2018年,字节跳动副总裁杨震原就曾表示。事实也确实如此,字节旗下抖音、今日头条等产品接下来继续发展,也需要相应的支持。

再以百度为例,百度以搜索起家,自2017年发力AI,近两年一直致力于讲好AI故事,“核心业务”无论是移动生态、智能云、智能驾驶还是小度音箱,这些业务场景都与芯片有一定关联性。

截至目前,“百度昆仑1”已经量产2万片,已经应用于搜索引擎和智能云业务中;百度昆仑2也将于2021下半年实现量产。2019年百度发布的“鸿鹄”语音芯片,主要应用于车载语音交互、智能家具等场景,如今已应用在了小度智能音箱当中。最新的消息是,TCL智屏产品首次搭载了百度鸿鹄语音芯片。

达摩院芯片技术部负责人骄旸曾这样表述:“只有自己内部的人,才真正懂得内部业务的需求,从而设计并提供针对每项不同业务都能达到性能功耗比最优的硬件。另一方面,与阿里内部的算法部门合作,也成为芯片团队独特的优势,让他们对阿里各个专用领域算法的发展有深刻的理解。”换言之,阿里自研芯片,不仅是在业务层面的相关性,更在于自有团队对业务的理解更深。

目前,含光800已应用于阿里的多个场景,比如,拍立淘商品库每天新增10亿商品图片,使用传统GPU算力识别需要1小时,使用含光800后可缩减至5分钟。而SoC芯片平台“无剑”作为面向AIoT时代的芯片设计平台,能够帮助芯片设计企业将设计成本降低50%,设计周期压缩50%。

总之,巨头造芯,有其业务需要,也有其自身技术、人才、资本的优势。

互联网巨头造芯,实际水平如何?

自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PC时代向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时代转变,AI芯片的需求暴增,加之国家产业政策支持,AI芯片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风口之下,不少AI芯片企业应运而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行业乱象。有的仅仅是靠芯片概念融资,被行业人士吐槽为“PPT造芯”。有的则是仅仅在样品阶段,尚未得到规模化应用时,便开始大肆宣传。自2020年以来,产业趋于冷静,市场更加关注落地能力。

在芯片领域,寒武纪成功登陆科创板,云从科技、云天励飞已经有了冲击IPO的动作,独角兽企业地平线近日宣布获得达9亿美元的C轮融资。而有钱又有人的互联网巨头扎堆造芯,大力投入芯片研发,必然是对中国的芯片行业乃至整个高科技行业都具有积极意义。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互联网巨头跨界造芯持乐观谨慎态度。有观点认为,目前自研芯片已经有了一定进展的互联网巨头当中,无论是百度昆仑,还是阿里含光,都还是处于量变积累的过程,还无法达到质变。

从产业链来看,AI芯片入场门槛较低,因此,互联网巨头能够快速研发出芯片,但这只是小小的一步。放在芯片领域,相较于很多芯片企业数十年的积累,包括成立于2004年的华为海思也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这些巨头还只能算是“小学生”。尤其在芯片生产制造方面,巨头们能力较弱,还需要第三方工厂生产代工。

“虽然已经开始自研芯片,但各个大厂都还需要大量的对外采购”。一位行业人士指出,“这个行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积累和追赶。”

值得注意的是,整体而言,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在技术积累和实现工艺的精度方面,与全球芯片行业的发展还有一定距离。市场调研公司IC Insights预测数据发布的“2020年全球前15的半导体企业营收排行榜”显示,上榜的美国企业独占8家,英特尔是2020年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

芯片行业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行业,技术完全国产化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和技术积累。因此,实现快速追赶并不容易。

尽管国内互联网巨头自研芯片困难重重,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已经迈出了脚步。未来,芯片的需求必然是高速增长的,也只有在不断的量变积累中,中国芯才能实现真正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