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时代

一条视频涨粉16万!“人类满级幼崽”上课走红,这不是后浪是海啸

粉时代

作者| 卷毛

刷搞笑视频至深夜,心怀愧疚的我决定看点有营养的,比如《漫谈丰田汽车》这节课,当时有330人正和我一起学习。特别的是,这位“老师”年仅10岁

“丰田bj是陆地巡洋舰的鼻祖,一开始出来的时候,越野性能就格外强悍,格外强悍,给当时人们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但我们知道,产品啊包括人也肯定是有优缺点的……”

UP主“保守派车迷刘同学”侃侃而谈丰田汽车,思路清晰、毫不怯场,11分29秒的视频一镜到底,震撼了一众网友。

许多不懂车的成年人,包括我,脸上的表情就像他身后的玩偶熊:“他在说什么?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刘同学从9月28日以来发布了7个视频,目前有27.8万粉丝。他讲过宝马、奔驰和劳斯莱斯,对F1赛车也有了解,《漫谈丰田汽车》是最新一期视频,播放量也最高,超565万次。

除了这位“懂车弟”,现在各平台都有一些05后、10后的中小学生,分享科普文化历史、编程语言、游戏开发、自然昆虫等知识,被称为“人类满级幼崽”

什么时候小学生也来当知识博主了?为什么大家喜欢听他们上课?今天我们就来唠一唠。

“人类满级幼崽”开课,吸粉超10万

先看看刘同学的第一堂课《画解宝马》

一张口,还没说几句话,观众对他的称呼就从刘同学变成了“刘老师”

弹幕词云,图源新站

他的语言表达和姿态气场俨然一名大学老师,比如注入灵魂的停顿和语气词,声情并茂的讲解,不仅懂得强调重点,逻辑条理清晰,还时不时说出“诟病”这样的超纲词汇。只有当他讲到一半,擦擦激动的口水时,观众才恍然回神,他还是个孩子啊。尽管没有字幕,但刘同学的第一期视频仍获得35万次播放。看这自信从容的派头、超越同龄人的表达能力,加上对汽车知识信手拈来,很难不让人好奇:“莫非孟婆汤掺水了?或者有返老还童的滤镜?”无独有偶。第二节课我们来听UP主“黄埔之星”聊聊英国历史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大家好,我姓许,你们叫我小许就可以。”类似的开头,类似的气场,不同的是“许老师”已经上初中了,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解英国历史大事件,用自己的语言浅谈政治制度变革。即使出现错误,比如字幕“君权神授”识别成“军权神兽”,部分史料和观点有失偏颇,但大多观众都给予支持和鼓励,希望他继续深入学习,提高思辨能力。这一期视频播放量高达660万,登上了全站排行榜第一名,他也因此达成了10万粉小目标,目前粉丝16.3万。等等,喝口水冷静一下,想想究竟是什么时候人类“进化”了却不带我。是从2017年“承光承曦”兄妹俩用英文开讲微积分开始?还是2019年“小学生Vita君”发布了一系列编程教学视频之后?或者是这些小小年纪就会用ipad建模、玩转魔方、修理手机、编曲作词的同学们……不得不说,后生可畏。年少成才自古都有,如今互联网迅速扩大了他们的知名度,无论是难得一见的天才少年,还是某方面才华横溢的普通人,都能更轻易地进入大众视野。在媒体报道之前,他们自己就可以拿起手机记录,从“别人家的孩子”化身为知识类博主,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领域**。加上近年来互联网平台发力知识类内容赛道,从腾讯、百度,到字节、快手、B站纷纷入局,年龄则是打出差异化的一个切入点。比如“好样说虫子”,11岁的“生物老师”。他对各类昆虫如数家珍,抖音粉丝超39万,近期受邀入驻快手,粉丝称他是未来的“无穷小亮”。

而在屏幕的另一端,眼看“后浪成了海啸”,大受震撼的成年人低头陷入了沉思,从先辈那儿搬出了《师说》

是成年人的理想童年?也有网友担心:是否存在低龄化炒作?为什么我们愿意听小朋友一本正经地上课?许多成年人看到“小老师”的视频,第一反应是“不如小学生,我果然是废物”,然后开始emo(抑郁)了。当我把刘同学的视频转发给汽车行业的朋友,25岁的他急忙回复:“我现在离职还得及吗?”玩笑背后,其实是成年人害怕竞争失败、渴求自我提升的焦虑心理这反映了成年人眼中的理想童年,孩子寄托着我们的希望,反衬着我们的焦虑。当我们用娱乐打发无聊,长期沉浸在娱乐化、碎片化的信息环境中,学习感官也会随之钝化,猛然间看到小学生、初中生都能面对镜头,侃侃而谈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钻研、有成果,手指停在页面的这一刻,麻木的大脑被击中了——“我的童年比不上他,那我的现在和未来呢?”于是大人们一边鼓励孩子继续努力,一边重拾年少的热血,希望自己也能努力朝热爱的目标更进一步。同时,对于这些年幼的知识博主,网友在感慨之余也有一丝质疑和担忧:小朋友真能理解这些知识吗?是否有幕后团队代写稿和运营炒作?这会成为流量密码吗?刘同学讲F1赛车的一期视频就被车迷指出几处错误,有人认为“不在这个圈子看的不是他说的内容,在这个圈子他的内容看不下去”,怀疑是背后团队利用小学生博流量。对此,刘同学的父亲发文回应称,没有稿子、大纲和提词器。刘同学用ipad录制后由父亲配上字幕后发布,但刘父不懂车,只能单方面聆听,会尊重其表达权,建议他不能确定的内容要查查资料。讲历史的许同学也陷入了类似争议。他在置顶评论中表示,自己乐于接受科普指正,但不欢迎网友“私信骂我或者评论乱喷”,发视频是出于学术交流目的,如果是资本运营、作假牟利,就“没有任何意义”。当首页出现越来越多的小学生知识博主时,大家不免会担忧未成年“跟风讲课”的内容风险和发展问题。

诚然,少年天才博学多闻并非不可能,我们也应对这些勇敢出镜的年轻博主们多抱期待与善意。但假如出现如网友担心的“人造神童”,对孩子和观众都是一种欺骗和伤害。

进一步思考,如果是遵从兴趣和勤奋的真实案例,那么成为博主后,孩子们的下一步如何发展?

不少网友表示,反对不分是非的过度吹捧。作为知识博主,即使小学生也要拿出对知识的严谨态度,“萌混过关”不一定管用,谦逊好学才会得到更多鼓励和支持。观众期待的始终是真实优质的内容。孩子们意外成为受人瞩目的“网红”,自身也可能会承受恶意评论等风险带来的压力。一夜成名的普通人如何与汹涌而来的流量相处,对很多人而言仍无法解答。这个问题对孩子来说,想必也更难一些。监管方面,早在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启动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各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也对未成年创作者做出部分限制,比如抖音14岁以下实名用户无法发布内容,无法观看和开启直播。在短视频领域,学生博主在镜头前分享学习、交流知识本质是好事,但要怎么做更好,值得思考。下一堂小学生老师讲课,你会去上吗?